“嗡、嗡、嗡……”5月22日,天氣悶熱,筆者在開化縣華埠鎮昌谷村河灘聽到機器聲,走近一看,原來是村黨支部書記徐群忠帶領村“兩委”干部在清理古樹群下的雜草,個個干得滿頭大汗,身上沾滿了泥巴。
“這次清理行動,是村‘兩委’干部自愿參加的義務勞動,從5月20日開始,今天是第三天。我們準備用一周時間,清理出一條1000多米長的便道。”身背除草機器的徐群忠相告,由于保護太好,古樹群下雜草叢生,行走不便。夏天到了,為了方便村民和游客到河灘古樹下納涼玩耍,需要清理出一條便道來。
“河灘古樹群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們從新安江水庫移民過來就有的,至今保存完好。昌谷村有村規民約,歷來就有保護生態的良好傳統習慣。六十多年過去了,樹越長越大,景觀越來越美,成了我們村的‘風水寶地’。”徐群忠介紹,這片濕地面積40余畝,有百年古樹200多株,由于地形像月亮,稱之為月亮灣濕地。鎮文旅辦工作人員介紹,像這樣大面積保存完好、又有這么多古樹的濕地在全縣為數不多。
近年來,昌谷村完成了從“臟亂村”到“潔凈村”、從“潔凈村”到“美麗村”的成功轉型,成為開化龍頂最美馬拉松賽道的終點站村,發展鄉村休閑游的條件日趨成熟。徐群忠相告,河灘這塊“風水寶地”不能再閑著,下一步,村里將重點宣傳開發,把月亮灣濕地建成美麗公園,帶動鄉村休閑旅游,發展美麗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