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對于海島城市而言,每一滴淡水都彌足珍貴,每一條河道更是“責任重大”。淡水資源是重要的生活保障,而河道,則是重要的行洪安全保障。
以水定城、安全先導、生態優先——近年來,舟山市定海區以“五水共治”為抓手,累計完成投入38.35億元,深入開展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等治水工作,成效顯著。時至今日,定海區河庫山川容顏蝶變,生態環境穩中向好,定海區鹽倉大河更是榮膺2017年浙江“最美家鄉河”稱號,為“四個舟山”(創新舟山、開放舟山、品質舟山、幸福舟山)建設添上重要一筆。
浙江在線3月2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季建榮)水資源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基礎自然資源和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經濟資源,也是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中的重要控制性因素。
舟山地處東部沿海,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占全國人居水資源占有量的 1/4 左右,水資源匱乏,嚴重制約了舟山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舟山發展水為先”已成為舟山建設發展的指導思想。
虹橋水庫與叉河水庫
抓源頭 保障本島飲用水安全
虹橋水庫,是舟山市唯一的中型水庫,也是當地最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之一,位于定海區鹽倉街道,總庫容1438萬立方米,日供水量4萬立方米,占舟山本島城區自來水源取水量的10%以上。而叉河水庫是虹橋水庫的上游梯級水庫,流域面積8平方公里。叉河水庫總庫容264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85萬立方米,大小入庫溪坑 14條。叉河水庫庫區為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
近年來,舟山市、定海區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對虹橋水庫上游水污染問題十分重視,為了保證舟山自來水廠的供水安全和農民飲水的安全,從 2003 年開始重點開展了兩期虹橋水庫污染源治理工程。
“一期工程(2003~2007 年),主要對上游豬舍進行拆除、賠償、環境清理,建造集中式垃圾箱,建設虹橋水庫上游居民拆遷安置地蔡家墩移民小區土地征用、平整、小區住宅及配套基礎設施以及解決了水庫上游 86戶急需建房群眾的迫切需要。污染源治理二期工程(2008~2012 年),主要內容包括庫區下游建設住宅區、為村民安裝自來水和進行衛生設施改造,并將生活污水納入污水管線再加壓送到定海污水處理廠。”定海區水利圍墾局總工程師陳平介紹道。
人工濕地(效果圖)
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定海區再次對虹橋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2014年對叉河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對壩體、溢洪道進行防滲處理,并進行水庫清淤。
為進一步確保虹橋水庫供水安全和提升水庫水質,2015年,定海區再次委托第三方編制了《舟山市虹橋水庫水源地面源污染控制與水質提升綜合治理方案》(2015年10月已批復),在詳細分析虹橋水庫污染現狀和生態現狀基礎上,確定了“依托叉河,保護虹橋;清濁分流,蓄渾放清;控制遷移,逐級凈化;先控徑流,再截潛流;生態修復,構建景觀”的治理思路。
截至目前,包括環庫生態溝渠、人工濕地、水質提升系統、環庫圍堤等一期工程已經建設完成,2018年將進行虹橋水庫面源污染控制與水質提升綜合治理工程(叉河水庫治理二期工程),主要治理內容包括:擴容10萬方、水庫穩定塘、景觀和生態廊道建設、水質模型建立及水質模擬預測等。
“在新增、恢復水域容積的基礎上,我們還以城鄉供水一體化為中心大力推進庫庫聯網、庫河聯網,目前全區現共有12座水庫并入市原水管網系統,聯網調度庫容近2500萬立方米,占舟山市的20%以上;另外在白泉、雙橋、小沙三個流域區內分別布設有翻水入庫泵站,充分挖掘本島水資源,做到河流水系‘遇洪能排,通暢輸水;遇潮能滯,河水不漫;遇旱能蓄,保證供水’,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陳平說道。
防末端 保障本島行洪排澇安全
如果說保障飲用水安全是定海區的頭等大事,那么保障區域行洪排澇安全則是治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大沙新塘中閘
受海島地理條件限制,定海是一個即旱不起也澇不起的地方。隨著定海人口遷移的變化、工業區的拓展、城市化的擴大,特別是近年來,定海區港口岸線資源開發建設進程的加快推進,蓄滯洪區面積的減少,區域防洪排澇壓力日益增大。
為保障定海百姓生產生活安全,2007年起,定海區編制并實施了《定海區防洪排澇(水系)規劃》。規劃針對定海區水系存在的問題,以全面規劃、綜合治理、統籌兼顧、講求效益、分期實施為原則,以滿足行洪排澇為首要目標,針對各階段規劃目標提出了分階段規劃建設任務。作為防洪排澇重要工程措施之一的強排泵站,也被列入了規劃項目。
強排工程:野鴨山大閘
規劃共布置排澇泵站59座,總排澇流量722立方米每秒,其中城區排澇泵站5座,總排澇流量50立方米每秒,鎮(街道)區域排澇泵站54座,總排澇流量672立方米每秒。
“到2017年11月底,已實施建成排澇泵站19座,總排澇流量220立方米每秒(城區2座28立方米每秒 ,鎮街道17座192立方米每秒),占全區規劃總流量的30.5%。”陳平說道。
根據規劃,接下來三年內,除水系規劃要求建設的部分條件不成熟、地段偏僻、防洪排澇要求不高的9個點位外,定海區還將新建設排澇泵站32座。到2020年底,累計完成51座排澇泵站建設任務,總排澇流量達到658.5立方米/秒,占水系規劃的91.2%。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