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陽光照射在遼灣水庫,水面波光粼粼,岸邊樹影婆娑。
遼灣水庫建于1982年,壩高62米,壩頂長231米,庫容1076萬立方米,是嵊州市15個重點湖(庫)之一,承擔著長樂鎮10個村飲用水和下游2000多畝良田的灌溉任務,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水以上。作為遼灣水庫的鎮級湖長,長樂鎮黨委組織委員何晶每周都要巡湖,特別是最近幾天,每兩天都要去水庫走一走看一看。
“前幾天大風大雨,我怕上游會有垃圾漂下來。”3月8日中午,對于何晶來說,是一個忙碌的“三八”婦女節。上午在市里開完會便馬不停蹄地趕回鎮里,隨便扒了幾口飯,就叫上遼灣水庫管理處辦公室副主任錢駿一起驅車前往水庫巡湖。
在水庫上游大昆江蓬瑠段,何晶一下車便去巡查。她告訴記者,庫區上游有蓬瑠村、水口村、大昆村、孔村4個行政村,主要種植香榧和茶葉,而沿河便是整片的香榧林和茶山,由于村民習慣把用完的農藥瓶和肥料袋丟在山上,一下雨便沖入河里,流進庫區。
“現在全鎮正逐步實施農藥品廢棄物回收,每個村設置一個回收點,由村委負責,并計劃設立獎勵機制。”何晶的目光一直未離開水面,搜尋可能存在的污染物。行進一公里左右,她忽然看到岸邊有一些編織袋和農藥瓶,便讓錢駿立刻通知保潔人員前來處理。“今年鎮里打算再給你們增加4~6名保潔員,加大保潔力度。”何晶對錢駿說。
岸邊再未發現其他污染物,何晶便和錢駿回到水庫大壩繼續巡查。“這幾年,禁釣、禁游等措施使水庫環境得到改善。”錢駿說道,自從鎮里對水庫周邊的養殖場進行清理后,對上游村莊也采取了生活污水納管處理、消滅露天糞缸等措施,現在源頭治理已取得很大成效。
說話間,一名保潔員撐著竹筏回到岸邊,竹筏上載著從湖里打撈上來的殘枝樹葉。“師傅,這幾天庫區情況怎么樣?”“這些樹枝基本上是在入水口附近打撈上來的,其他地方還可以。”“您辛苦了。”何晶接過垃圾袋,扔上車。
“上游蓬瑠段河道砌坎清淤工程也馬上要開工了,預計5月份能完成,這項工程將對庫區水質起到保護作用,‘一湖一策’治理方案也已經出來,對水庫未來三年有了更詳細的保護措施。”何晶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