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降解難、回收價值低污染廢棄塑料“不可回收”的難題,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依托區屬國企西湖環境集團“鯨靈回收”品牌,以分揀成本高、不宜資源化利用的污染廢棄塑料再利用為切入點,開啟全省首條“鯨靈回收循環巴士”(杭州西湖環境集團于2019年10月份為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餐飲連鎖企業、寫字樓商業體及機關單位日常生產生活中產生的紙、塑類餐具餐盒專門打造的回收專線)。通過前端積極籌劃、中端規范收運、末端破解難題“三步走”,實現為垃圾治理“減負”,為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添彩”。
前端“籌劃”,綠色回收變時尚
一是畫好污染廢棄塑料回收“統籌圖”。制定西湖區污染廢棄塑料回收利用工作方案,建立物業商家聯動、巡查回訪等機制,因地制宜確定執行方案,落實場地、統一管理、統一清運,推進污染廢棄塑料回收工作落到實處;二是種好污染廢棄塑料回收“責任田”。由西湖區分類辦牽頭,各鎮街落實屬地責任,各主管部門發揮行業管理優勢助力,西湖環境集團加強業務落實,為污染廢棄塑料回收利用提供資金和宣傳保障;三是提升污染廢棄塑料回收“知名度”。專門組建污染廢棄塑料回收宣講團,向各商業樓宇、學校等單位進行專項宣講,明確污染廢棄塑料等可回收物的回收品類、集置點規范化設置、清運方式等內容,引導更多單位加入“鯨靈回收循環巴士”。
中端“建隊”,綠色回收更規范
由于污染廢棄塑料回收價值較低,且其仍附著一定油脂殘渣,對回收清運的規范性和資金投入均有較高的要求,需要更專業的隊伍和流程。回收隊伍采用小型壓縮車接駁、廂式貨車或大型壓縮車轉運的專業清運模式,確保清運過程規范及時。目前全區已配置1輛8噸壓縮車、1輛5噸壓縮車、1輛廂式貨車、3輛接駁車及7名作業人員,有效提升了清運的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末端“破難”,綠色回收有去處
通過對各類餐飲店產生的污染廢棄塑料進行細致分析和對比,明確對肯德基、星巴克、麥當勞等10家品牌餐飲進行先行試點,探索出了針對污染廢棄塑料切實可行的回收利用途徑。從2020年開始,西湖區城市管理部門跑遍全省尋求末端處理企業,通過不下10次對接,最終尋求到具備末端處置能力且符合西湖區污染廢棄塑料回收需求的企業。“鯨靈回收循環巴士”項目試點成功后,西湖區著眼擴大回收利用品種和覆蓋面,重點推進“鯨靈回收循環巴士”項目進小區、高校、寫字樓。截止目前,循環巴士項目已覆蓋全區11個鎮街,共有134家綜合體、50個生活小區、152個其他單位加入鯨靈回收循環巴士,累計收運987.86噸。
特色亮點
提升回收量,實現試點深入推廣
明確受污染紙塑廢棄物回收清單,回收品類從單一的塑料餐盒、塑料杯逐步增加到方便面盒、托盤紙、奶茶杯等20余種紙塑廢棄物。加強宣傳培訓、試點物資激勵等措施。引導相關單位將其他垃圾中的紙、塑、鋁廢棄物應得盡得,提高回收量。通過在各餐飲店、綜合體設立固定點位,結合實地以“充分利用、合理布局”的原則,增加點位部署。回收商家也從原先的肯德基、星巴克、麥當勞等10家品牌餐飲門店擴展到了全區336個收運點位。
建立健全收運體系,推進收運“數字化”
結合西湖區餐盒線點位分布及各點位日常垃圾產出量,將清運車隊劃分為五組,通過“一條龍”回收服務,保障全區點位垃圾日產日清。同時利用清運車輛上的GPS定位等設備,對各個清運點的清運完成情況實時更新,推進收運“數字化”。
打通渠道,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循環巴士項目”將原本只能通過填埋、焚燒處置的外賣餐盒、奶茶咖啡杯、漢堡外包裝等廢棄塑料垃圾,經過資源化工藝處置,轉換為可重復利用的紙張、塑料粒及鋁粒等,打開了塑料污染治理的新思路,形成了完整的回收利用鏈條。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