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美麗中國 浙江先行》系列報道③
垃圾分類工作法治化 金華“網紅”垃圾分類法迎來更有力保障
2018-06-03 09:44:20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孫璐

  編者按:今年“6·5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多年來,浙江踐行“綠色發展”的腳步鏗鏘有力,“全國水十條”考核優秀、“大氣十條”考核優秀,并成為全國首個部省共建美麗中國示范區的試點地區。

  在十余年生態堅守和綠色發展中,浙江先行先試,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創新環境治理形式,厚植生態優勢,并在不斷探索前行中衍生出各具地方特色的環境保護經驗。在第47個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浙江在線特別推出《美麗中國 浙江先行》系列報道。

  浙江在線6月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璐)“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多年來垃圾問題的日趨嚴重,讓分類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今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指出,今后五年,浙江將努力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總量零增長和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全覆蓋。

有害垃圾特殊處理.jpg

  垃圾分類工作助力建設美麗浙江

  垃圾分類工作,作為需全社會共同發力的系統工程,關乎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序推進,其核心關鍵還是在于觀念的轉變、全社會的配合,需依靠創新來提升環境的治理能力。

  通過垃圾分類處理模式的不斷創新,浙江多地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類。在金華金東區,依靠“二次四分”的垃圾分類處理模式,迅速走紅全國,從源頭上探索出了一條實現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治理新路。

  垃圾分類創新思維模式

  用最簡單的方法突破重圍 讓百姓受益

  金華,地處浙中盆地,為破解多年來“垃圾圍城”的困境,2014年5月,金東區全面啟動和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15年實現了金東區垃圾分類行政村的全覆蓋。

  “我們創新這個分類模式,目的是能讓老百姓變得很容易接受、很容易區分、很容易操作。”金東區農辦黨組成員徐旭升告訴記者。

  他口中的垃圾分類創新模式,就是指按“會爛”“不會爛”的分類方法,所確立的“二次四分”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即:農戶源頭分類,垃圾分揀員二次分揀,會爛垃圾村級就近處理,不會爛垃圾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

IMG_0497.JPG

  垃圾分類創新模式

  據了解,在當地農村,幾乎每戶農家門前都放置有兩個垃圾桶,用來裝載分類“會爛”和“不會爛”的垃圾。保潔員再進行二次分揀,將“會爛”的垃圾倒入村中的陽光堆肥房,進行就地處理。對于“不會爛”的垃圾,則集中外運。廢紙、金屬制品等鼓勵農戶自行回收,電池、建筑垃圾等另行處理。

堆肥房堆肥1.JPG

  保潔員將垃圾倒入陽光堆肥房堆肥

  以澧浦鎮后余村為例,從推行垃圾分類前每月外運垃圾6車,減少到現在每月2車。按金東區鎮村常住人口50萬測算,年產生活垃圾量約為12萬噸,如果實現50%的減量,一年可減少垃圾近6萬噸,能節省下垃圾清運、填埋等費用1800多萬元,3—4年就可以收回一次性投入的成本。

  金東區采取的這一分類方法,就是利用農村熟人社會的特點,按照農村的傳統習慣,所摸索出來的一套簡便易行的工作方法。

  徐旭升在接受采訪時,笑著表示:“現在我們這里,蒼蠅和蚊子確實少了很多。”

  此外,當地還通過建立并嚴格落實垃圾分類專項考核、可回收物資源再利用、垃圾分揀員評優、榮辱榜評選制度、環境衛生收費和黨員干部聯片包戶制度等六項制度,促進垃圾分類習慣養成,確保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展開。

  規范管理加強版:

  地方垃圾分類促立法護航

  2016年金東區制定了全國首個垃圾分類地方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規范》(后稱標準),當地借由《標準》的實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升了農村生活生活垃圾分類規范化的管理水平。

  而在今年6月5日環境日當天,《金華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也將正式實行。該條例一共二十九條,明確了農村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及其監督管理活動等內容。

  條例中指出,農村生活垃圾分為易腐垃圾(俗稱會爛垃圾)、可回收物(俗稱好賣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

  垃圾分類工作在金華,做到了真正有法可依。如今后隨意傾倒、拋撒、堆放生活垃圾或者未依法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由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對單位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罰款,對個人處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

  另據記者了解,接下來,金東區還將以提升江東、嶺下、曹宅、塘雅等四個集鎮垃圾分類工作為重點,建設多種模式的集鎮垃圾生態處理站。同時,創新開發垃圾分類智能化考核管理系統,深化垃圾分類考核管理模式。

責任編輯: 季建榮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  "水韻江南 兩美浙江”——2017浙江“最美家鄉河”推選

    "水韻江南 兩美浙江”——2017浙江“最美家鄉河”推選

  •  中央環保督察即時報

    中央環保督察即時報

  • 1
  • 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