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一條河道可以成就一處風景,一方水土可以潤澤一方民生。2013年,開化縣啟動“治水造景”。自“五水共治”以來,依托錢江源頭優質山水生態資源,開化舉全縣之力,以馬金溪為軸,傾力打造“百里金溪畫廊”,治理后的馬金溪清波蕩漾,景色美不勝收,為沿岸農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通過生態治水筑起綠色屏障,催生沿岸經濟發展,美麗的浙西縣城開化正全力奔跑在建設浙江“大花園”的生態大道上,探索出了一條又一條綠色經濟發展之路。
浙江在線2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孫璐)青山環繞、碧波蕩漾。從綠水青山到百里金溪畫廊。地處浙江省母親河錢塘江源頭的開化縣,近年來憑借秀美風光的鄉村美景,在生態畫卷中印下了濃重的一筆。
美麗蝶變的背后,離不開開化人的辛勤耕耘。自“五水共治”以來,通過對馬金溪全流域綜合治理,開化縣全力打造浙西山區“百里金溪畫廊”。景因水而美,又因水而有靈氣。治水造景之下,馬金溪尋回了本色之貌,沿岸鄉村更是迎來了經濟快速發展的井噴時代。
錢江源國家公園
治水造景帶火全縣域旅游
喚回村民回巢發展搞創業
開化縣城北部的下淤村,村落依山傍水,馬金溪繞村前而過,千畝生態闊葉林環抱村莊。
美麗下淤村
曾是人們心中水質環境臟亂差的下淤村,如今已是國家級生態村、國家3A級景區村、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集游客中心、親子水上玩樂區、休閑垂釣區、精品農業種植區為一體的生態旅游休閑園項目,不斷吸引著八方游客慕名前來。
“治理之前整個河道環境比較差,亂倒垃圾的情況比較突出。”下淤村村書記葉志廷告訴記者,近年來,借助打造錢江源國家公園的東風,全村在“建設美麗鄉村、發展美麗經濟”上走出了一條富有下淤特色的成功之路。“我們通過治水造景來推動旅游業產業,通過治水真正把資源優勢轉為產業經濟優勢。”
下淤村污水處理示意牌
山清水秀,游客紛紛踏至而來,鄉村旅游不斷注入鮮活元素。水岸燒烤園、水上游園、觀光自行車、農業創意園、夜景燈光籃球場等配套設施……如今的下淤村早已成為了衢州當地及全省人民休閑出游的好去處。葉志廷介紹,2017年全村接待旅游人次達15萬,實現旅游經營性收入突破1000萬元,村里的人均純收入更是突破了24500元。
這個數字放在以前,根本難以想象。曾是一窮二白的下淤村,因為治水造景,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讓一大批外出務工的村民,紛紛萌生了“回巢”的念頭。
在外打工很多年的汪芝英,前年回村辦起了農家樂。從正月開始,他們一家人忙得都顧不上吃飯。
她告訴記者,自家的房間一共歸置出了20間標準配置的民宿,價格不高,每個房間100元/天。算一算,她們一家一年的毛收入也有六七十萬元。
說起如今的生活,汪芝英感嘆萬千:“生活條件提高了,讓我覺得更有動力了。現在能賺那么多錢,就不想出去了。以前在外面打工,還要擔心家里的老人和小孩,現在有什么事情都能照顧得到了。”
下淤村村書記葉志廷表示,2018年下淤村整個景區的旅游配套基礎性設施都要進行提升建設,尤其是對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利用。
“我們希望打造新的水上旅游產品去吸引游客,最關鍵是融入到文化上去。”葉志廷說道。
目前,下淤村投資800多萬元的“漢唐香府傳統文化體驗館”已正式營業,二期將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文化創造養生休閑基地。
漢唐香府傳統文化體驗館(余志明 攝)
“互聯網+”下的民宿發展
讓百姓盡享生態福利
全域旅游發展所帶來的改變,不僅僅只讓下淤村享受到了福利。
華埠鎮金星村坐落在馬金溪畔,村落依山傍水,靜謐柔美。金星村的中心村叫深渡自然村,據悉這里當年是馬金溪上的埠頭,南來北往的貨物都要經過這里進行水路運送。
曾有詩云,“翠峰列畫屏,碧水環村落”,說的就是這里夜晚漁燈點點映照江面形成夜景的美麗畫面。
2016年,依托馬金溪好山好水好景的優勢,金星村旁建起了花牽谷景區。
山水與花海輝映,人文與體驗交融,約上三五好友,慢慢逛,全身心享受舒怡的“慢生活”。不光是“慢生活”,金星村全力打造的民宿,更是讓游人享受回家的生活。
位于金星村的游客中心
在金星村,提起徐衛國和他的1號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1號店的門望出去,映入眼前的便是清波蕩漾的馬金溪。
習慣了在各地旅游的徐衛國,在一次云南旅游的時候突然被撥動了心弦:“云南當地的民宿發展得那么好,我們村里生態那么好,為什么我不能也開辦民宿,發展經濟呢?”
說干就干,本來是修摩托車的他,整修了自家的房子,在期待又興奮的心情中完成了“民宿主”身份的轉變。
剛開始,生意零零散散,游客也是稀稀落落。徐衛國動起了腦筋,看著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如此迅猛,“借力發力”通過網絡平臺,讓游客通過APP來進行房間的預訂。
“游客網上預訂好,我就給你一個密碼,他們過來自己直接開門入住就可以。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打造一個回家的感覺。”
名氣越來越大,生意也越來越紅火,今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的房間早就被預訂一空。
“很多人專程就想來住我這里,一邊欣賞我們這里的美景,一邊尋覓我們這里的美食。”徐衛國談起現狀,一臉美滋滋。
而他的成功,也是金星村村民致富途徑的一個縮影。在金星村村主任李君看來,之前環境不好,來村里的游客很少。隨著馬金溪沿岸景觀的不斷建設,帶動了周邊村落的不斷發展,現在村民都享受著生態紅利所帶來的甜頭。
馬金溪邊的河長公示牌
“以前都是村民自謀發展,現在我們都鼓勵他們回來,很多村民現在都對我們說,聽你們沒錯。”李君說道。
李君表示,為了徹底整治好環境,村里花了大力氣。之前有少數村民在村中養豬,影響了村莊的環境衛生和整體形象,村干部一次次上門做思想工作直到做通為止。目前,金星村的養豬廠均已整體搬遷到山坳里。
記者了解到,今年,金星村將繼續結合百里金溪畫廊建設,打造高端民宿,同時對村里的農家庭院進行提升改造,對河道進行綠化、彩化。
據統計,依托民宿“十百千萬”行動,引導鼓勵沿線村民發展民宿、創業農業以及親水旅游業,目前開化百里金溪畫廊沿線共發展農家樂310家,創業休閑農業點20余處,去年百里黃金水岸帶共接待游客340萬人,營業收入超20億元。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