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渚湖,有一片1.6萬平方米的“水下森林”][打造中國淡水水產種業基地 湖州德清下渚湖沼蝦豐收][VR互動 Kinect體感 德清建成全國首個治水實踐體驗館]
下渚湖青蝦人工養殖始于上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現有養殖戶561戶,養殖面積達16108畝,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水精靈”。
這3公里的綠道是下渚湖環湖觀光帶的一部分,此外從下渚湖濕地風景區游客服務中心至琳瑯水街景區西入口部分也已經竣工完成總體項目的30%。.
下渚湖旁,鷺序鴛行;蘆葦深處,碧波蕩漾。下渚湖國家濕地公園西側的二都村內,一個郁郁蔥蔥的水下世界正在不斷壯大。
為了鞏固整治成果在今年開始試行《下渚湖街道農村環境衛生全域整治、垃圾分類長效管理辦法》…【詳細】
在下渚湖街道上楊村,生活垃圾分類因為一張芯片的植入而變得簡單,更因為鄰里互助而變得暖心…【詳細】
作為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驗點,下渚湖正在打造一條“醉美綠環”推動農旅融合…【詳細】
穿城過村、縱橫交錯的河湖港汊是下渚湖街道最大的資源優勢,同時也將成為其后續發展的新引擎…【詳細】
青蝦養殖作為特色養殖產業,下渚湖采取“農合聯+基地+農戶”的形式,引導當青蝦養殖.…【詳細】
每天有69位像莫雪珍這樣的議政員,或工作之余,活躍在各個角落,檢查垃圾分類…【詳細】
2018年,國家級“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項目落地下渚湖街道,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當地擘畫出“一環兩帶三園”總體布局,以“圍繞最美濕地推動兩山轉化,加快改革集成推動鄉村振興”為目標,在綠水青山中不斷實現美麗生態與美麗經濟共贏。
8943畝水域面積,53條河道縱橫交錯,10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濕地,賦予了下渚湖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這些穿城過村、縱橫交錯的河湖港汊是下渚湖街道最大的資源優勢,同時也將成為其后續發展的新引擎。
2018年,下渚湖吸引游客48萬余人次,比上年增長55%,改革項目所覆蓋的試點試驗區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406.8萬元,比上年增長12.4%;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6萬元、高出全縣平均值0.33萬元左右。
老街,小鎮,槳聲,故事,二都小鎮就扎根在這四個樸素的詞語中,詩意地生長。大氣磅礴的防風廣場、古樸渾厚的防風門樓、詩情畫意的濕地民宿區、整齊劃一的防風神街、開闊寬敞的大廟前廣場、蜿蜒風情的小弄堂……小鎮精致而獨顯匠心。
600余個墩島散布湖面,1000余條港汊縱橫交錯,還有800多種動植物在此繁衍生息,其中就有被譽為植物中的“大熊貓”的野大豆,有被譽為鳥類中的“大熊貓”的朱鹮。
下渚湖,是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古代防風文化的故里,至今防風廟地、碑碣等遺跡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