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 仲瑤卿)28日,位于德清縣下渚湖街道的全國首個沉浸式治水體驗館正式對外開放,迎來的第一批小客人是來自德清縣二都小學、三合中心學校和三合幼兒園的同學們。
德清打造全國首例沉浸式治水實踐體驗館
聆聽防風故事、體驗治水實踐、學習生態知識、觀察水下森林,一上午的實踐學習,30位首批小客人表示受益匪淺,來自三合中心小學的黃宇浩感嘆道:“這個治水體驗館太神奇了,就像一個科技館!”
區別于其他的展館,德清治水實踐體驗館更加注重體驗治水、護水的過程,館內分為前期水環境、沉浸式空間、互動體驗、科技治水和治水榮譽展5個部分。
置身于沉浸式空間,三維立體式大屏上播放了德清治水的歷程:在從賴以生存的水環境因經濟的快速發展被污染,到針對工業、農業、生產生活污染源的治理;從清淤治污、水岸同治,到實施無人機巡航、科技治水;從開展水系面、中、底立體式生態修復,到構建“水下森林”;從創設基層河長工作站,到開辟群眾參與護水平臺。
沉浸式空間
4分鐘的時間里,孩子們駐足觀看,頻頻發出贊嘆,身臨其境地了解河道是如何被污染的,又是如何變干凈的。
在互動體驗區,帶起VR眼鏡,巡河開始了,“水中是否有雜物”“岸邊是否有違章建筑”“河長信息標識牌是否完整”……同學們也當了回河長,了解了河長的工作和職責。
VR體驗河長巡河
通過Kinect體感,以沙盤+影像的形式,體驗“治微九式”河道生態治理的過程,成為了孩子們最喜歡的一個互動區域,齊心協力一起疏通河道兩邊的白沙,連通水系,讓魚兒暢游。
在以桌面雷達互動為技術支撐的垃圾分類互動區,同學們邊分類邊討論著,電池是有害垃圾、快遞包裝盒是可回收垃圾、快餐打包盒是其他垃圾。
作為今天的講解老師,下渚湖街道辦事處主任陳國松以深入簡出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了“河長巡河五步法”、講解了“增殖放流”的意義,以及德清治水所經歷的“截、清、治、修、管”五個階段等課本上學不到的治水知識。
“前不久教育部與生態環境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在中小學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增強生態環境知識的通知》,把保護生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融入到日常學習生活中,治水實踐體驗館以科技+的形式,展現治水成果帶來的巨大變化,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集體驗、參觀、實踐、學習為一體的生態課堂。”陳國松說道。
“五水共治是哪五水?”“巡河五步法分別是什么?”“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之間又是什么關系?”“怎么治理污水?”……在最后的互動問答環節,面對陳老師提出的十分專業的治水問題,并沒有難倒現場的同學們,紛紛搶著回答。
治水、護水知識互動問答
“水資源一直都是下渚湖最大的優勢和特色,與此同時,我們一直在推動社會多元化治水、護水,也憑借這樣的優勢,讓首個治水實踐體驗館落地下渚湖,將德清治水模式向全國推廣的同時,我們也致力于打造一個課堂與現場、體驗與成果相結合的載體,通過不斷豐富體驗館的內容,向來自全國各地的治水人、中小學生分享經驗,提供治水科普教育實踐平臺。”陳國松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