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季建榮)黨員干部牽頭負責、智能系統貫穿始終、志愿隊入戶指導……在德清縣下渚湖街道上楊村,生活垃圾分類因為一張芯片的植入而變得簡單,更因為鄰里互助而變得暖心。
"大數據"進村入戶 讓垃圾分類變得簡單而準確
前端智能鑒別,終端實時上傳,在這中間,只要垃圾收集員輕輕一按即可完成——在上楊村,生活垃圾分類準確與否,不再需要人工一一把關,而只要通過這套"金實樂智能收集系統"簡單操作就可實現。
綠桶(易腐垃圾)粘貼智能芯片
就是這樣一套系統,讓上楊村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在短短兩個月內就達到了98%以上。
上楊村黨支部書記王方明告訴記者,"金實樂智能收集系統"分為前端、中端、終端3塊。前端即是每家每戶門前的綠桶(易腐垃圾)。與普通的綠桶不同,上楊村的綠桶上都粘貼了一張智能芯片,芯片內錄入了對應農戶的身份信息。
中端就是垃圾清運員駕駛的三輪運輸車,在運輸車上安裝了一臺"稱重器",只要將農戶的綠桶放在"稱重器"上,按一下邊上的按鈕,"稱重器"在讀取農戶信息、計算垃圾重量的同時,還能通過上端的攝像頭鑒別垃圾分類準確與否并拍攝桶內照片,最終上傳至安裝在村委辦公樓的終端上。
三輪運輸車上安裝"稱重器"
"只要點擊這個終端,我們就能精準掌握農戶每天垃圾分類情況,分類合格與否一目了然。"王方明一邊向記者演示終端界面一邊介紹道。
因為智能系統的介入,垃圾收集員封師傅的工作變得更加簡單:合不合格機器說了算,不用再向以前那樣跟農戶"磨嘴皮"。
黨員責任落實 志愿隊入戶指導 垃圾分類也可以很暖心
在上楊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形成村黨支部書記總負責、聯村干部分別負責相應片區(共4個片區)、各黨員干部聯絡若干農戶的網格化管理模式。
終端界面
王方明告訴記者,如果農戶分類不合格,村"紅黑榜"會連帶片區聯村干部、聯絡黨員一起曝光:"通過壓力層層傳導、確保分類工作落實到位。"
此外,生活垃圾分類智能收集系統能順利"扎根"上楊村,還得益于村上一支"熱心隊伍"——映山紅志愿隊的悉心付出。
據了解,在系統入駐之初,映山紅志愿隊就主動開始充當宣傳員和指導員的角色。
上楊村
映山紅志愿隊成員黃洪葉介紹,志愿隊成員均是本村的婦女:"大家放棄休息時間,挨家挨戶上門做宣傳,并對如何做好垃圾分類進行認真講解。"
"都是同一個村的嘛,垃圾分類做好了,村里環境也變好了,最后獲益的也是我們自己啊。"黃洪葉說道。
據悉,下渚湖街道在總結上楊村做法的同時,及時推廣到各行政村。截止目前街道所有行政村都做到了黨員包戶、全民參與、規范收集、智能管理。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