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鍇凱 華煒 蔣慎敏 通訊員 徐佳 龐振煦 金燕)“先生您好,**貸需要了解一下嗎?”
“女士你好,有資金需要嗎?”
這樣的推銷電話,是不是接到過很多?小心,有可能是陷阱。低息貸款的推銷電話、隨機分發的貸款廣告、小型網貸平臺……都有可能是傳說中的套路貸。
昨天,杭州警方召開新聞發布會,集中向公眾披露近期破獲的一系列套路貸案件。這些套路貸,主要以放貸為誘餌,通過虛增債務、簽訂陰陽合同、虛假訴訟、脅迫逼債等方式(俗稱套路貸),侵占他人錢財。
對此,杭州警方對近年來全市范圍涉及到車貸、放貸糾紛的警情全面分析研判。杭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和下城、西湖、拱墅等多個公安分局成立“2.09”打擊套路貸專案組,共打掉“套路貸”團伙16個。抓獲涉案團伙成員300多人,刑事拘留273人,搗毀作案窩點24處,涉案金額達數千萬元。而僅僅西湖分局一個套路貸案子,涉及到的受害人就有100多個。
深陷套路貸泥淖中的他們,究竟是怎么入坑的?什么樣的人最容易被套路?
臨安女老板的噩夢
賣掉3套房,還要四處躲債
鄭女士40來歲,臨安人。在朋友眼中,鄭女士是“富婆”,有一間營業房、一家服裝店,還有拆遷分配到手的5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可如今的她身無分文,還欠著上百萬元的債。這一切的開始,源于她向套路貸借了3萬元錢。
昨天下午,鄭女士在杭州警方的陪同下,也來到了發布會現場,講訴了被騙的經過。
“2016年8月,我需要一筆周轉的資金,期限是10天。經過中介介紹,我認識了一個寄賣行的朱老板。借3萬元,但是10天利息要8000元。我就想這8000元我也拿得出來的,只是周轉一下,總比欠人情問別人借好,于是就答應了?!?/p>
朱老板讓鄭女士簽合同,算上保證金、10天的利息、中介費等,總借款金額為5萬元,但合同上的金額卻是8萬元。鄭女士有些疑惑,朱老板說這是行規,鄭女士便簽了,實際到手僅3萬元。然而,心大的鄭女士還款還是晚了幾天,按照合同每天20%的違約金、加上合同本金8萬元,鄭女士一下子就欠了朱老板十幾萬元。
“為了償還違約金,我又先后向朱老板借了7萬元、13萬元,借款合同按照行規寫了25萬元??蓪嶋H我拿到手才12.5萬元,同時還簽署了一份長達20年的租房協議,房屋騰退協議和代為開鎖委托書作為擔保。”
可借來的錢只夠還違約金和利息,并沒有解決鄭女士的困境。就這樣,雪球不斷滾動,到了最后,鄭女士每期要還2萬元的利息及到期償還本金。
此時的鄭女士已經無力償還了。朱老板提出可以介紹新的借款人,為鄭女士買斷所有外債,簽訂新的借款合同,這樣就可以平賬了。在朱老板的忽悠下,鄭女士又同意了。
可這才是最黑暗的開始!通過一系列套路貸的套路操作,鄭女士各項借款合同的金額連本帶息加上違約金,高達800萬元,利息10%!
最后鄭女士被迫賣了3套房子,得了300萬元用于還債,另外的500萬元實在還不出來,鄭女士為了躲債漂泊在外7個月。“那段時間,覺得自己死不掉,活下去又看不到希望,幾乎不出門,也不敢給家里打電話。很想兒子,但不知道怎樣去面對兒子……只希望不要再有人上當了。”鄭女士說。
蕭山拆二代的懺悔
是我害死了生病的媽媽
“我害死了我母親,讓家里填了30多萬元的債,真的走投無路了!”24歲的陳海對著民警哭訴,“套路貸”讓他成了自己最恨的那個人。
這事情還要從陳海上大學時說起——
陳海是杭州大江東人。父親去世早,與母親相依為命,家里還有一套房子馬上要拆遷,生活本來過得還不錯。
在大學期間,他就借了10多萬元的貸款,這些錢都被他用來高消費了。畢業后,這些錢總歸是要還的,還不出來,又不想讓家里知道。陳海就聯系了當初借高利貸認識的中介馮某某(31歲,蕭山人)。
馮某某說,沒問題啊!想借多少都可以!
通過馮某某的介紹,陳海向“套路貸”冀某某借了3萬元錢,簽了份合同,但對方以上門費、利息、保證金等為由先扣除2萬元,馮某某收取介紹費4000元,陳海實際拿到手的只有6000元,他們還提出陳海不得向別人借錢,不然就是違約。
其實,他們的目標是想在陳海身上套10多萬元,再一步步壘高債款,最終目標是陳海家的房屋拆遷款。
后來馮某某又介紹陳海到其他人那里去借了12萬,其實還是套路貸,而且都是互相認識的套路貸。
但是涉世未深的陳海不知,最終冀某某糾集人手,以陳海違約向他人借錢為由,將其帶至蕭山開發區一幢寫字樓內,用電棍電擊陳海逼其還錢。
這還不算完,冀某某等人還將陳海帶至母親家里,逼陳海跪在母親床邊,扇他耳光!
陳海母親有病在身,因受了驚嚇,心痛至極,沒過多久就過世了。
今年2月1日,陳海找到蕭山公安報警,表示愿意配合公安機關,懇請民警一定要將害得他家破人亡的“套路貸”團伙繩之以法。
受害人畫像
套路貸看起來有不少明顯不合理的地方,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會去貸?
杭州警方為受害者畫了個群像。
男女比例上來說,男的要比女的多一點;年齡層次比較年輕,20多歲到45歲這個年齡段最多。剛畢業、剛工作缺錢的年輕人,以及事業有點起色,但是需要資金周轉的中年人,這兩類最多。也有不少是家中有待拆遷房子的準拆遷戶。
“從我們辦案的情況來看,這些受害人基本上一開始的警惕心就不高。他們沒有認清套路貸的本質,覺得就跟高利貸差不多,利息雖然高,但是至少還能還得上的。而事實上,一旦你接觸上了套路貸,就會坑連著坑,利滾著利……讓你無法脫身?!焙贾菥奖硎?。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