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央視曝光了多家企業生產的食用調和油造假事件,消息稱福建一些食用油生產企業打著所謂高端調和油的旗號實際上卻存在偷工減料、虛假標注等問題。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熱點,我市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排查和整治行動,防止問題食用油流入市場,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
昨天,記者來到江南糧油批發市場,發現央視報道中提到的福建省西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吉農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添順糧油有限公司、福建旺龍順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四家企業生產的食用調和油不見蹤跡。據了解,市市場監管局開發區分局之前已經重點對江南糧油批發市場、浙北農批市場等從事糧油批發、橄欖油禮包盒等經營戶開展了專項清查。
不僅是開發區分局,連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紛紛行動起來,全面排查食用油行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截至4月13日,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841人次,檢查生產企業15戶次,檢查食品經營戶1399戶次,共下架相關問題產品836公斤。
檢查中,執法人員對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進行逐一排查,主要檢查生產場所、貯存條件、食品加工人員和設施設備衛生狀況及防護措施是否滿足《食品安全法》相關要求,重點查處食用調和油以次充好、虛假標示、夸大宣傳等問題;督促生產企業防控原料中的塑化劑污染風險。
在嚴查生產關的同時,嚴查進貨關。執法人員重點對央視曝光四家企業生產的食用調和油進行清查,督促經營者積極履行法定義務,嚴把原輔料進貨驗收關和執行索證索票追溯制度,確保進貨渠道安全。對大型批發經營戶,要求其主動召回問題食用調和油。“我們還嚴查貯存關,檢查經營者是否按照食用油貯存要求規范存放,防止因貯存不當引起變質,及時處理過期食用油,檢查銷售食用油的標識標簽。”從市市場監管局獲悉,下一步,該局將持續開展食用油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對轄區內食用油經營單位的抽檢力度,并廣泛開展宣傳工作,引導消費者在正規渠道購買合格的食用油,確保人民群眾用上放心油。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食用調和油除了看清標注油品成分的配比,要特別注意食用油的生產日期及保質期。此外,要從價格看優劣,“一分價格一分貨”,對于價格過低的產品得多長個心眼,不貪圖便宜,做理性的消費者。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