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青,綠水綠,藍藍天空白云白。輕風拂斜陽,白鹿銜花繞古城,城里城外好風光。”《溫州環保之歌》的婉轉曲調,勾勒出一幅以綠水青山為底色的美麗溫州圖景。
近年來,浙江省溫州市高度重視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以藍天、大地、大海為畫板,在甌江南北繪就一幅綠染溫州的生態畫卷,唱響了一曲鄉村振興的“共富曲”。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通過生態環境建設的持續接力,企業投資變“多”、發展模式變“綠”、經濟質量變“高”、環境質量變“優”,溫州城見山、見水,還見到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
一場場環境治理的“硬仗”,還天一片藍、予民一片綠
“以前真的是廠里窗戶不敢開,出門捂著鼻子走,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回憶起曾經和企業廠房差不多高的垃圾山,溫州飛鵬五金有限公司總經理祝鵬程不住感慨,“沒想到短短兩年,有關方面說到做到,二十幾米高的山就這么平了,真的等來了推窗見綠的時刻。”
行經溫州甌江畔的雙嶼街道牛嶺村,很難相信,在如今高樓鱗次櫛比的西部新城,這塊靜待開發的黃金地段曾是一塊多年未能根治的城市爛瘡——臥旗山垃圾填埋場。
從2019年開始,溫州在這里打了一場空前浩大的環保攻堅戰,上演了一出現代治山記。如今,垃圾場已正式謝幕于歷史舞臺,阻礙甌江綠線打通的最后一座大山終變坦途。
溫州甌江畔的這場環保攻堅戰,只是溫州環境治理“硬仗”的一個縮影。為還天一片藍、予民一片綠,減污降碳、五水共治、無廢城市、大建大美等一場場“硬仗”在溫州不斷上演。
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為此,溫州開展“遏反彈,清揚塵”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空氣質量優良率98.7%,位列全省第三。
深入打好“碧水澄清戰”。僅去年溫州就完成五水共治投資90.97億元,完成14個城鎮“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有序推進永強塘河片、瑞平塘河片等九大重點流域區域綜合治理。
傾力打好“凈土清廢戰”。溫州督導推進場地詳查,構建全市污染地塊“一張圖”,動態開展土壤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核算,全市11處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
此外,相關部門以雷霆之勢重拳出擊,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一抓到底。比如,針對豐門街道河道水質長期低位徘徊的頑癥,推動城中村拆除,開展綠色工業園區建設,促使水環境質量實現質的飛躍。在城市30米以上的高空安裝有AI分析功能的高清視頻監控,利用秸稈焚燒高空瞭望監控、揚塵在線監測等體系,讓大氣污染無處遁形。
去年年底,《溫州市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出爐,從水、陸、空全面織就生態環境的保護網。根據規劃,溫州堅持綠色發展,從生態修復保護、大氣環境治理、推動“五水”統籌、保護土壤和地下水環境安全等方面探索生態友好的高質量發展模式。
一個個鄉村振興的“實景”,讓村更美、路更寬、民更富
“做好生態系統碳匯增量文章,為溫州的綠色轉型發展預留足夠空間”“要倡導全民生態文明自覺,打造人人共享的生態宜居幸福城市”,在今年為黨代會建言獻策的留言板中,熱心市民紛紛期盼:繪好生態底色的溫州,還要在鄉村振興上巧做文章。
在文成縣百丈漈鎮長塘村的“寒舍迴塘”,民宿男主人黃靖的微信朋友圈在春節里分外熱鬧。來文成過大年的游客一撥接一撥,民宿客房早早預訂一空。談起自己旅居意大利7年后選擇回鄉開民宿,黃靖稱看中的正是文成山明水秀的自然風光,還有“僑家樂”品牌聯盟的社會效應。
依靠民宿帶動鄉村振興,黃靖算了一筆經濟賬。他說,“寒舍迴塘”幫著周邊村民夏賣楊梅、冬賣山藥,一年僅本地雞就從村民手中收購了2000多只,而民宿伴手禮梅子酒的銷量更高達5000斤。附近另一家民宿樂云山居,一年能幫助農戶銷售糯米山藥、南瓜等土特產兩萬多斤,幫助農戶增收逾10萬元。
這一邊,綠水青山之下的文成,依托優質的生態資源,文化旅游新業態開始不斷涌現;另一頭,永嘉源頭村也走上了好生態帶來的鄉村致富之路。2021年底,隨著全國首家“無廢生活體驗館”在源頭村落成,源頭村從重污染到零污染的蛻變經驗,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添上了一抹亮色,吸引眾多游客旅游打卡。
鄉村振興,“振”在生態上,“興”在產業中。像文成百丈漈、永嘉源頭村這樣,借助生態優勢發展特色優勢鄉村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例子不勝枚舉。據統計,目前溫州通過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已建成鄉村振興示范帶109條,高質量謀劃建設鄉村振興產業類項目873個,累計投入資金709.67億元,建成美麗田園48.8萬畝,建成省級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縣4個、新時代美麗鄉村2341個,“兩帶一園”成為溫州鄉村振興的金名片。
一條條綠色發展的“產業鏈”,讓城更興、業更旺、未來更可期
為打好生態牌,唱響共富曲,溫州不斷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泰順就是立足生態環境資源優勢走新發展道路的生動詮釋。這個縣曾3年婉拒40億元投資,“舍”眼前利,“謀”長久計。走好新發展道路有何秘訣?泰順縣大溪源村黨支部書記黃維業打開了話匣子:“我們村水源清澈,草木蔥郁,引來許多蝴蝶。村里的蝴蝶比其他地方都多,這是我們最大的生態優勢。”
在走訪了國內諸多相關景區之后,大溪源村決定以蝴蝶為突破口。說干就干,由泰順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和大溪源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聯合開發的“蝴蝶谷”項目落地,打開了動植物生態研學旅游的新路子。“蝴蝶谷景區開業后,村民實實在在得到了實惠。”黃維業說,隨著游客涌入,村里兩家農家樂和近百個農家民宿,客流量不斷增加。景區的開放與持續開發也為村里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當“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產業強縣”的發展思路逐漸清晰,好環境成了泰順縣的金字招牌,吸引大批綠色高質量發展項目落地泰順。除了泰順,唱響綠色發展“共富曲”的,還有海島洞頭等地。
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溫州還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向“綠色經濟”要效益。疫情防控常態化階段,在工業強鎮樂清北白象鎮,制造業數字創新、綠色轉型的“蝶變”正在加速。在招商引資中,北白象鎮處處著力要素支撐,堅持聚眾智、塑生態,強化土地資源、資金投入、人才引進、科技創新“四大保障”,推動城市能級與品質同步提升。
向綠色要發展,溫州還以美麗國土空間、美麗現代經濟、美麗生態環境、美麗幸福城鄉、美麗治理體系等建設的實際成效,日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優環境就是促發展,當一條條綠色發展的產業鏈逐漸構筑,一幅幅綠色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溫州正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開啟綠色發展新征程。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