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強化三個能力 構建立體網絡

山東全力加強核與輻射防護監管

發布時間:2022-01-13 10:05:16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周雁凌 季英德

  編者按:1月7日,生態環境部在京召開2022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總結2021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分析當前面臨形勢,安排部署2022年重點工作。會上,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海南省、四川省、云南省生態環境廳(局)交流了各地的典型經驗做法,河北省、山西省、浙江省、湖南省、重慶市、陜西省、青海省、深圳市生態環境廳(局)作書面交流,力爭在重點區域、重要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本報從即日起開設“凝心聚力 穩中求進 推進建設美麗中國系列報道”欄目,為穩步推進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起到示范作用,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在全國率先建成省級放射源在線監控平臺,實現對全省670余家涉源單位8100余枚放射源的實時監控;完成山東海陽核電廠輻射環境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不動產所有權移交,開創了核電廠向政府進行輻射環境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資產所有權移交的先河,在全國率先建立核電廠監督性監測獨立模式……”

  一個個全國率先,一次次開創先河,正是山東省創新核與輻射安全管理工作,切實做好監管、監測、應急三篇文章,堅決筑牢核與輻射安全防線的真實寫照。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宋繼寶日前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宋繼寶告訴記者:“近年來,山東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中國核安全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全面推動核與輻射監管、應急、監測三個能力建設,構建了上下聯動、部門協同、海陸統籌的立體監管網絡,有力保障了全省核與輻射安全。”

  完善三個體系,穩定提升安全監管能力

  山東省是核能與核技術利用大省,全省核技術利用單位5700余家;海陽核電廠已投入運行,華能石島灣核電廠已試運行,“國和1號”機組獲準開工建設,海陽核電廠2期工程及山東招遠核電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專員羅輝介紹,山東省不斷完善制度體系,率先建立了省級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印發實施《山東省“十四五”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規劃》,軟硬并重補齊核與輻射監管能力短板,逐步形成了職責明確、分工協作、目標清晰、統籌有力、運轉高效的組織體系。

  為強化安全風險防范體系,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與公安部門建立風險防范聯勤聯動機制,自2017年至今,每年聯合開展放射源安全檢查行動。2020年以來,按照生態環境部統一部署要求,實施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三年行動,各級生態環境和公安部門共出動檢查人員23400余人次,檢查核技術利用單位9908家次,發現問題并提出整改意見11000余條,發現并安全收貯歷史遺留放射源44枚,現場檢查覆蓋全部核技術利用單位,提前一年超額完成隱患排查任務。

  圍繞優化信息化監管體系,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建成了省級放射源在線監控平臺,將所有放射源暫存場所、固定放射源使用場所及城市放射性廢物庫視頻監控信息與省、市生態環境部門大數據平臺聯網,實現對670余家涉源單位、8100余枚正常使用放射源和4200余枚廢舊放射源的實時監控。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核安全總工張可對記者說:“省級放射源在線監控平臺具備異常情況報警、存儲視頻調閱等功能,做到全省放射源監控全覆蓋、無死角。平臺的建成運行,豐富了全省放射源安全監管手段,由單一人工現場檢查方式升級為人防與技防相結合的監管模式,可有效降低放射源丟失、被盜等輻射事故發生風險。”

  密織監測網絡,統籌提升海陸監測能力

  據了解,山東省先后設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44個,輻射國控、省控點達到192個,實現了全省16市輻射環境監測全覆蓋。全省擁有4處固定輻射環境監測分析實驗室,現有3個場所、104個輻射環境監測項目通過國家級資質認證。目前,海陽核電監督性監測系統通過國家總體驗收,石島灣核電廠監督性監測系統通過預驗收并投入試運行。

  山東省在全國率先開展近岸海域海洋環境放射性現狀調查,圓滿完成國家部署的海洋輻射環境日常監測和專項監測任務。組織相關領域權威研究機構,全力破解海洋輻射環境監測與預警技術瓶頸。

  在近岸海域海洋環境放射性現狀調查工作中,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監測中心工作人員為節省采樣時間,往往是一到目的地就直奔碼頭,幾個包子、一碗面條便匆匆解決了午飯,然后直奔碼頭出海。有時海面風大浪急,船只顛簸搖晃厲害,工作人員克服惡心嘔吐等暈船反應,堅持完成采樣。有的采樣點位距離岸邊較遠,船回到碼頭的時候都過了晚上十點鐘,樣品到岸后顧不上休息,直接在碼頭原地進行預處理和分類編號……

  山東省為解決核電廠監測系統歸屬權和使用權不一致的問題,經反復溝通協商,山東核電有限公司將山東海陽核電廠輻射環境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資產所有權移交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資產總值達6100余萬元,包含土地、建筑、車輛、儀器設備設施、軟件平臺、檔案資料等在內的全部資產,開創了國內核電廠向政府進行輻射環境現場監督性監測系統資產所有權移交的先河。

  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監測中心主任程豐民告訴記者:“海陽前沿站資產所有權成功移交,從根本上實現了對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質量的獨立監管,確保了向政府提供的基礎監測數據的及時和精準性,增加了社會認可的信譽度,有助于更好地服務全省核電安全發展。”

  突出實戰實操,強化快速應急響應能力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核與輻射安全管理處處長譚慶紅對記者說:“為健全完善應急體系,山東省成立了輻射事故應急工作專項小組,修訂完成了《山東省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配套編制應急響應工作手冊,提升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連續三年組織開展全省輻射事故應急比武競賽,推動提升基層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處置能力。”

  山東省還建成了核與輻射應急監測調度平臺及快速應急響應系統,實現與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應急指揮部的互聯互通。建設3套核事故應急監測移動實驗室,具備在線監測、瞬時監測、樣品采集、樣品預處理、分析測試、實驗室去污、實時數據傳輸及聯通等功能,保證了應急監測的機動性、時效性及數據準確性。

  宋繼寶表示,要始終以如履薄冰的心態,下力氣、出實招,強弱項、補短板,努力“管好源、看好人、守好庫、服好務”,穩步提升監測應急水平,進一步推動輻射安全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扎實做好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山東省經濟社會事業高質量發展繼續做出積極貢獻。

標簽:山東省;放射源;核電廠;生態環境;輻射環境;輻射;監測;監測系統;應急;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圖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