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新青創農場
傳奇農業產業園育種實驗室
張家大院·云水間
上周,2021年浙江省省級示范性青創農場創建結果公布,寧波有13家青創農場成功創建為省級示范性青創農場,數量位居全省第一。
在寧波,青創農場已成為青年返鄉創業創新創效創意的能量場。據統計,目前我市已成功創建市級青創農場66家、省級青創農場35家。隨著各級青創農場的創建和培育,吸引了不少在外優秀青年回鄉創業,書寫青春的別樣精彩。
孵 化
孵化,本是初創領域的時髦詞匯。在寧波農業領域,這種模式同樣已蔚然成風。
成功孵化了浙江四明山新希望綠領學院、初新營地、初新農莊、初新綠品4個項目,構建了涵蓋紅色研學、社會實踐、志愿項目、農事體驗、現代農業等一站式的創業孵化培育體系,為返鄉創業青年提供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研學項目開發、農旅融合發展等新業態領域的創業指導……
剛剛獲評省級示范性青創農場的余姚市初新青創農場,就是一個不停下“金蛋”的孵化器類型農場。目前,該農場全年開展青農創客培訓5場,覆蓋青農創客310名,設計開展青創農場采摘、非遺體驗、紅色研學等一系列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覆蓋人次超過1.3萬,培育的創業項目“希望的田野·橫坎頭田園綜合體”在2021年“創青春”浙江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中獲鄉村振興組銀獎。
寧波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寧波正全力打造“一縣(區)一園多核眾點”的青創農場體系,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重點縣(區)培育一家以涉農培訓、農產品包裝銷售、農業信息服務為重點,能夠為入駐項目提供培訓輔導、投資驅動、活動交流等綜合創業生態服務的孵化器類型青創農場。
“希望通過領頭孵化項目的引領培育,讓更多的青創農場可以更好地結合本土地域特色發展方向,實現專精化+差異化結合發展,重點發揮青年農業創業主陣地的作用。”上述負責人說。
專 業
專業,是另一個屬于青創農場的關鍵詞。在農業的各個細分領域,有了技術和知識支撐的農創客,賦予現代農業“精耕細作”以新的內涵。
寧波傳奇農業產業園,是此次全省100家示范性青創農場中唯一從事專業育種的孵化器類型青創農場。
農場配備了共享分析測試中心和分子育種組培研發中心,還建設了十萬級組培室育種中心和智能化設施種植溫室基地,已累計孵化480多家企業,帶動農業創業就業超千人,培育農業科技企業近30家。
一個個青創農場,就是一塊塊有志青年的試驗田。他們在上面揮灑汗水,也點燃激情。
2013年,“90后”農創客汪琰斌在鄞州姜山鎮陳介橋村承包了900畝地開始種植水稻,隨之開啟了以水稻種植為主的青創農場創建之路:“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現在農村根本找不到種地的年輕人,只要我吃得了苦沉得下心就一定能有所作為。”
在浙江省農博會上,歸本大米奪得金獎,汪琰斌也被評為“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彩色稻田、水稻龍蝦、植保無人機……在一個個金點子不斷迸發的同時,他試著借助新媒體,推進農業科普,讓農業這種看似傳統的勞作方式,變得更加有活力和吸引力。
“我的農場名叫‘歸本’,取回歸本心之意。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全面奔小康的今天,能把自己的職業規劃和人生定位融入國家的戰略和時代洪流,無疑是幸福的。有國家在背后做靠山,農業就是有奔頭的產業!咱老鄉也一定能奔向小康!”汪琰斌說。
回 歸
種下梧桐樹,自有鳳來棲。有了青創農場的平臺招引,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回歸鄉村。他們從大城市學成歸來,帶著新鮮的信息和鮮活的想法,投身廣袤的農村,釋放自己的能量。
省級示范性青創農場——張家大院·云水間的女主人張麗娜,是土生土長的奉化大堰鎮張家村人。她曾跟隨央視欄目組行走天南地北,從事晚會編導、制片工作。2015年,割舍不了心中縈繞著的鄉愁,她離開了央視,回到老家修筑精品民宿。
“用藝術影響鄉村,用藝術改變鄉村,讓鄉村更有味!”帶著這樣的理想,她把自家民宿變成了藝術沙龍常駐地,開展了中國美院藝術家作品鑒賞、越劇名家戲迷聯誼、奉化非遺甜酒釀、奉化非遺捏花草等主題活動,并邀請各路青年和當地村民共同組織參與。
她還將民宿作為鄉村文化和特產的展示窗口,為周邊村民銷售了大量農副產品,帶動農戶物質與精神雙豐收。下一步,她計劃依托大堰鎮自身生態優勢打造云上青創產業園區,帶領更多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更好地傳播凈零碳理念,解鎖美麗鄉村新體驗,擦亮鄉愁小鎮“云上大堰”的鄉村文旅“金名片”。
據悉,為了更好地提供助力,寧波團市委陸續整合了涉農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特派員力量以及銀行、保險、擔保等金融資源,共同組建了“科技助農幫幫團”和“金融賦能幫幫團”,組織數百名金融青年、科技青年結對青創農場,持續助力農村青年就業創業。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