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全部46個河道監測斷面中,40個水質較去年同期有明顯改善;至5月27日,海寧市本年度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8.2%,同比提升8.2個百分點;4月底以來,海寧已查處涉嫌偷倒亂倒垃圾行為125宗,近期破獲環境違法刑事案件3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1人……
昨天,海寧市呈上了“生態環境保護百日攻堅行動”的第一份“月考成績單”。自4月25日在嘉興率先興起“百日攻堅”以來,海寧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對該市各類生態環境問題、風險隱患進行“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對重大環保項目、重點工作進行“大推進”。截至目前,海寧市排查發現并上報嘉興的1284個各類環境問題中,925個已完成整改。
既“治標”又“治本”,創新體制機制、探索標準規范,這場舉全域之力的環境之戰、生態領域改革,彰顯出高標準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市的海寧擔當,彰顯出了潮城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勇氣與決心。
“環保這把火,要從群眾身邊點起”
幾周前,海寧市相關部門和媒體在暗訪中發現,袁花鎮梨園村的九頭浜沿岸有個長達數百米的“露天垃圾場”,河面泛著油污,還有不少生活垃圾漂浮,河道西側更有三個排水口直排污水。據村民反映,河浜周圍有三個不同施工單位在施工,員工眾多,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亂扔現象十分嚴重。在數以噸計的垃圾面前,河道保潔員的日常清理幾乎看不到效果。
九頭浜曾經是海寧市小有名氣的“美麗河湖”,但幾個工地光顧建設進度、不顧生態環境,苦心經營多年的一汪碧水就很快付諸東流。這一幕,讓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海寧分局黨組書記、局長許明華十分痛心:“小河邊垃圾堆一堆,工地上灰塵揚一揚,很多單位和個人都覺得這不是什么大事,對此熟視無睹,甚至為了趕建設發展進度就去‘踩紅線’,這樣一來,我們整個城市的環境怎么好得了?”
這樣的問題,正是海寧“生態環境保護百日攻堅行動”的矛頭所向。媒體曝光之后,九頭浜的三個排污口迅速實現了封堵,目前沿岸生活垃圾也在加速深度清理之中。“我們搞‘百日攻堅’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把意識扭轉過來。”許明華擲地有聲地說,“要讓環保這把火,從身邊事上點起來。”
這把火要怎么點?一個月來,改變正在海寧的各個角落發生。
走近海寧市區原農豐16組征收區塊,一張綠色防塵網綿延幾十米,一塊塊印著公益廣告的擋板臨街而立,幾臺小型灑水車對著施工區域來回灑水作業。如果不是挖掘機的轟鳴,從外圍幾乎看不出這是一處正在緊張施工中的工地。
但就在兩周前,這里還是另一番景象。“以前從工地旁走過,噴嚏就要打個不停,身上都是灰塵。”家住附近的市民方女士告訴記者。5月7日,海寧當地媒體曝光了這個工地嚴重揚塵的問題。曝光當天,該工地建設單位就采取了相應措施對工地進行圍擋和清理,并申請了臨時用水,從周邊兩個消防栓接水,對施工區域灑水控制揚塵。
據統計,海寧市“百日攻堅”啟動一個多月來,11個專項組深入開展巡查、檢查,累計交辦問題80個、督辦問題6個。同時通過當地媒體曝光問題29個,還設立了全民監督舉報投訴熱線。截至目前,媒體曝光問題大多已得到整改,群眾反饋滿意和基本滿意率在90%以上。
“‘大火快炒’才能啃下‘硬骨頭’”
“叮鈴鈴……”4月28日,海寧有關部門獲得線索:海洲街道金龍村一拆遷地塊上,被人傾倒了大量工業廢料。
在現場,民警看到,高高的垃圾堆上有油漆桶等危險廢物,危險廢物和工業廢物混雜在一起,里面還有油漆流淌開來,現場五顏六色,空氣里散發著濃重的油漆味。經生態環境工作人員的勘查、分揀稱重,危險廢物總共有10多噸,其他廢物有20噸左右。
案情重大,海寧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全力偵查。短短一周內,涉案的企業法人代表、運輸公司負責人、駕駛員、中間介紹人等7人被依法刑拘。
這是海寧警方部署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百日攻堅行動”以來破獲的首起破壞環境大案。據統計,今年初以來,海寧已對36名環境類案件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對于涉環境類違法犯罪行為,我們要以最高規格、最嚴標準、最快速度加大打擊力度。”海寧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百日攻堅”這場硬仗中,海寧猛藥去疴,重拳治污,向著既定目標奔跑前行。
“寧肯少辦一個廠,也要建好暫存點。”這句話,已經成了海寧各個鎮(街道)的自覺行動。圍繞著固廢處置這根“硬骨頭”,海寧各地掀起了一波建設熱潮。
在海洲街道張店村的一處保留廠房內,一個容積達到6000立方米的工業邊角料暫存點已投入正常運行。按照海寧市的相關要求,這個暫存點嚴格落實“四個到位七個有”,“四個到位”即程序到位、污染防治到位、日常管理到位、環境整治到位;“七個有”即有圍墻、有標識、有監控、有人管、有制度、有防污措施、有修復方案。三名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每一筆工業邊角料的進出都備注在案,過去隨地傾倒的工業邊角料有了一個安全、有序的“新家”。
反擊垃圾圍城,這是一場“大火快炒”的戰役。據了解,目前,海寧全市12個鎮(街道)中,海洲街道、長安鎮(高新區)、經濟開發區(海昌街道)、尖山新區(黃灣鎮)4個工業邊角料暫存點已經投入使用,其他鎮(街道)正在改造中的暫存點也將陸續于本周投入運行。同時,各鎮(街道)的生活垃圾暫存點也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此外,黃灣衛生填埋場封場修復項目等重大環保項目也正在以“超常規”的力度推進。
“明年年中,海寧市新建垃圾焚燒項目就將投入運行,屆時,海寧的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達到2000噸/天,大幅超過目前的垃圾產生量。目前各個暫存點的庫存垃圾也將得到有序處理。”許明華透露。
“把好的機制建起來,才能形成長久燎原之勢”
進入5月,海寧全市261家企業齊刷刷在涉VOCs生產線上按下了“暫停鍵”。
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夏秋高溫季節是臭氧污染的“高發季”,為了控制臭氧超標,首先必須將VOCs等污染物控制起來。為此,去年海寧市環保和經信部門攜手,在嘉興率先提出涉及VOCs排放的工業涂裝、包裝印刷(不含紙張印刷)等行業,需在夏秋高溫月份實行錯時生產。
“我們選擇錯時生產而不是‘一刀切’關停,就是要給企業調整生產結構、優化產能的時間與空間,也唯有這樣,環保才能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海寧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
良性的機制建設,換來的是環境質量實實在在的改善。根據測算,去年錯時生產期間,海寧的臭氧濃度10%分位值O3-8H-10per和50%分位值O3-8H-50per均有所下降,證明這一舉措對當地的臭氧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今年進入5月以來,海寧市臭氧超標天數也明顯少于周邊其他地區。
隨著“百日攻堅”步伐加快,海寧各地的環保制度建設正在向著“深水區”邁進。
外來人口眾多的許村鎮,生態環境工作局面錯綜復雜,尤其是杭海兩市交界處因村莊征遷,有不少空置地,更是出了名的違法垃圾傾倒行為“高發地段”。怎樣將“深水區”管起來?許村鎮建立起了“周二問診日”制度,每周有重點地對環境問題“把脈會診”,集中攻堅。
與此同時,海寧與杭州余杭區攜手建立起了執法監管聯動機制。自4月30日起,兩地聯合開展跨區域垃圾偷運亂倒治理行動,并成立專項行動小組,對兩地交界區域裝修垃圾運輸車進行重點檢查。行動至今,兩地共出動執法人員200多人次,在重點路口設卡檢查500余次,查處涉嫌偷倒亂倒裝修垃圾違法行為125宗,查扣涉案車輛118輛。
“我們搞‘百日攻堅’,不是說只搞100天,只吹‘一陣風’。”海寧市委、市政府決心,要在這100天凝心聚力、建章立制,把“星星之火”養成“燎原之勢”,長長久久地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