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浙大教授撿垃圾 年入數百萬!網友跪服:多讀書果然能賺大錢!

發布時間:2019-03-31 21:16:54 來源:錢江晚報 記者 施雯 通訊員 姚萍萍

  田里的油菜花開得正旺,旁邊的枇杷樹已冒新枝。

  不遠處的池塘邊,肥碩的土雞成群溜達,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魚蝦滿塘。

  這樣的景象,離城市不遠,在杭州余杭崇賢街道運河路邊的一個小農場。

  農場主叫張志劍,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環境健康研究所副所長。

  農場真的很小,不過幾畝地,建它干什么?張志劍說,主要是用來處理餐廚垃圾的。

  什么,這么漂亮的地方是處理垃圾的?

  到底怎么回事,錢江晚報記者來到小農場一探究竟。

  1

  “撿”來垃圾養蟲子

  餐廚垃圾全靠它消滅

  雖然靠近交通要道,但農場特別寧靜,不絕于耳的是嘰嘰喳喳的鳥鳴聲。

  農場的鳥,特別多,還不怕人,原因是這里有鳥充足的食物來源:蟲子。

  蟲子是哪里來的?秘密就藏在農場中央鳥兒扎堆的溫室大棚里。

  剛巧,一位騎三輪車的大伯進了農場,扯著嗓子喊道:“喂,收垃圾嘍!”

  張志劍趕緊跑來幫忙,把裝垃圾的小車推進西面第一間大棚里。

  大伯是附近村里保潔員,車上裝的是昨晚左鄰右舍家倒的餐廚垃圾。

  村民們會自覺把餐廚垃圾分類到位,由大伯每天拉到農場傾倒。

  大棚一共13個,這里就是用來處理垃圾的地方。

  第一個大棚里,有一臺漏斗形的設備,垃圾倒進去以后,要經過粉碎、攪拌,添加益生菌發酵一晚上,就可以變成適合蟲卵孵化、生長的昆蟲“口糧”了。

  從第二個大棚開始,就是蟲子轉化與分解的區域。

  棚內地面是一排養殖槽,槽里鋪著一層經過處理的餐廚垃圾,看起來有點像土。

  用鏟子撥動一下這層土,就會出現蠕動的白色小蟲,密密麻麻。

  這些幼蟲,就是分解餐廚垃圾的法寶,名字叫黑水虻(學名:亮斑扁角水虻)。

  為什么堂堂浙大教授,要跑去農村撿垃圾、養蟲子?

  張志劍坦言,如何處理垃圾就是他科研攻關的方向。

  在用黑水虻分解餐廚垃圾前,張志劍曾用蠅蛆來分解過垃圾,但蒼蠅會到處飛傳播疾病,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黑水虻卻不會有這個問題。

  2

  蟲子去喂雞鴨魚

  蟲糞化身有機肥

  在溫室大棚,一些黑水虻成蟲正在飛舞。

  它的個頭有三四個蒼蠅那么大,渾身黑色,看起來有點呆頭呆腦,懶懶地不愛飛翔。

  原來,黑水虻成蟲幾乎不進食,也不愛動,成蟲一周不到就會交配、產卵、死亡,完全不像蒼蠅那樣討人厭。

  每只黑水虻會產約1000粒卵,產卵后隨即死亡,成蟲壽命僅一周。

  蟲卵孵化成幼蟲后,要經過12-14天才能成長為初蛹。

  幼蟲期間,農場的黑水虻靠吃餐廚垃圾長大。

  從蟲卵長到蛹化前的幼蟲,它的體重會增長2000倍,2000條幼蟲重量大約0.5公斤。

  初春氣溫不高,大棚養殖槽里的餐廚垃圾溫度卻超過30℃,因為幼蟲分解垃圾會產生許多熱量,即使在寒冬,溫度也能達到30℃。

  經歷12-14天分解,餐廚垃圾里油膩的成分和氮、磷等物質,基本被幼蟲吸收,它們長得胖胖的,分解后的排泄物就是可成為綠色有機肥,即虻糞有機肥。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把幼蟲和有機肥分離。

  操作很簡單,工人把帶有大量幼蟲的餐廚有機肥攤在篩網上,畏光的幼蟲就會很自覺地往有機肥里鉆,從篩子漏到下層容器里,分離得干干凈凈。

  我們不禁要問,蟲子和有機肥有什么用處?

  其實,農場的美麗風光已經告訴我們答案,它們就是用餐廚垃圾和蟲子打造的。

  種油菜花和枇杷樹的地,施的是黑水虻轉化餐廚垃圾后的虻糞有機肥,農場還把有機肥送給附近居民,大家用它來種月季花,開花特別多。

  農場的土雞和魚蝦,吃的是黑水虻幼蟲。

  不過,它們一次不能吃太多,因為蟲子是高蛋白,吃太多,雞和魚會長太壯。

  在農場耕地、播種、修補大棚、喂雞、喂魚、收割農作物……這些農活,張志劍這些年干起來早已得心應手。

  10噸餐廚垃圾,可以養殖收獲1.2到1.5噸黑水虻幼蟲,同時產生2-3噸虻糞有機肥。

  3噸鮮蟲烘干成1噸蟲干,它富含抗菌肽、多糖、不飽和脂肪、維生素等成分,添加到飼料中,可以投喂魚蝦、雞鴨以及狗貓寵物。

  3

  昆蟲農場干勁足

  全靠垃圾來分類

  撿垃圾能年入數百萬?張教授就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去年,昆蟲農場幫助崇賢街道消化了3000多噸餐廚垃圾,黑水虻蟲干賣到1萬多元/噸,有機肥400-500元/噸。

  原來,處理垃圾是這么美麗又多金的事業。

  可是,昆蟲農場起步時卻十分艱難。

  2016年夏天,農場成立,當時幾乎沒有人來倒垃圾,唯一的客戶是當地機關食堂,一天就百把斤的餐廚垃圾。

  投資昆蟲農場需要數百萬元啟動資金,張志劍爭取到余杭區及崇賢街道等財政支持,但農場正常運營還必須要有分類到位的餐廚垃圾。

  為此,崇賢街道在轄區大力提倡垃圾分類,發動黨員、志愿者做垃圾分類監督員,以垃圾分類積分換購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勵市民養成分類好習慣。

  在崇賢的小區和農居點,居民基本已經養成每天定時、定點傾倒餐廚垃圾的習慣。

  大家倒垃圾的時候,會很自覺地把餐廚垃圾從垃圾袋里倒出來,倒進綠色的餐廚垃圾桶,垃圾袋則另外丟到黃色的垃圾桶內。

  2017年初,昆蟲農場每天收集的餐廚垃圾超過了1噸;年底時,農場每天已經能收集5-6噸餐廚垃圾。

  2018年開始,餐廚垃圾從年初的5-6噸/天,慢慢增長到11-12噸/天,居民家、附近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醫院的食堂餐廚垃圾都來了。

  根據街道統計,崇賢現有5萬多戶籍人口,12萬多外來人口,垃圾分類工作已推廣三四年,不論是城市小區還是村莊農居點,垃圾分類比例均超過90%。

  現在的昆蟲農場,每天消化當地11-12噸餐廚垃圾,相當于崇賢每人每天為農場提供0.1公斤垃圾。

  農場的處理能力也隨之達到飽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農場也即將拆遷。

  但是,隨著人口的涌入,當地餐廚垃圾后續還會增量,接下來該怎么辦呢?

  自己的垃圾,還是應該自己來處理。

  崇賢街道決定,在轄區里再為昆蟲農場找一塊更大的地,新建一個技術更先進、處理效能更高、功能更齊全的“昆蟲工場美麗綜合體”。

  網友評論

  找茬我最會:看完只想說:張教授!帶帶我!

  清清兒:多讀書果然能賺大錢!

  莫小琪:好好好!又去騙我撿垃圾

  dabby:支持張教授,支持垃圾分類,大家都要從自我做起!

  開心的生活:給張教授點贊,這份堅持不容易!

標簽:餐廚垃圾;農場;垃圾;有機肥;蟲子責任編輯:孫璐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