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區濱湖街道塘甸村村民董阿三又與工友一道,一大早就來到太湖臨岸水域打樁筑壩,本周開工以來這幾天,他們每天都在趕工。今年54歲的董師傅在太湖邊長大,現受雇于一家專業環境企業。“這是為了在太湖里種蘆葦。”他說,太湖附近村民從來只知收割蘆葦,像種樹種草一樣種蘆葦卻從未耳聞,“一些湖邊老人都感慨現在的生態理念真的是進步了?!?br style="text-align: left;"/> 今年2月,度假區決定在5.13公里太湖湖岸線補種蘆葦,首期投資160多萬元、補種面積1.27萬平方米?!坝薪M織地收割太湖蘆葦已堅持4年,今年開始大面積補種蘆葦。”度假區生態文明辦主任陳志清表示,要讓湖中蘆葦重新筑起“生態長城”,增強太湖自凈能力。
蘆葦一直是太湖水質的凈化器、防洪消浪的擋風墻和湖內藍藻的消化地。“通過蘆葦根部的過濾、吸附、分解、離子交換等,可去除水中有害物質,凈化湖水環境。”度假區生態文明辦副主任蔣仕斌介紹,人工收割就像割韭菜,一方面能促進蘆葦生長,另一方面能帶走太湖里氮、磷等“負能量”,更重要的是能恢復原本已斷裂的生態鏈?!耙郧疤叴迕窀钐J葦做席子,賣九毛錢一張。后來這個產業漸漸消失,也就沒什么人來理睬蘆葦,但蘆葦爛在水里會影響水質?!彼f,從這幾年有組織地收割,到今年大面積補種,就是為了在割種結合中促使蘆葦科學生長。
今年度假區從上月開始收割太湖蘆葦,目前已接近尾聲,補種預計在下月底也可全部完成。在現場負責割種蘆葦工程的吳小林告訴記者,收割上來的蘆葦目前都運至相關企業制成生物質燃料,加以合理利用。
上周末,度假區治水辦工作人員在水面巡查時發現,湖岸邊出現了野鴨、白鷺等多種野生動物,就棲息在剛冒出新葉的蘆葦叢?!俺霈F這樣的景象,與太湖的生態保護是分不開的。”湖邊村民吳建兒說,現在太湖蘆葦又成了寶。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