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在我區位于同泰嘉陵的鄞州省級樹葬示范點看到,已有市民前來吊唁,在樹葬區種植有20棵規劃樹,每棵樹下可安葬48位逝者。
從“厚葬示孝”到“歸于自然”,生態殯葬在越來越多的地方得到推行。生態殯葬理念逐漸被接納,不少人通過樹葬、草坪葬、花葬、撒散等生態處理骨灰方式,最大程度地節約了土地資源、安葬成本,同時也有利于生態環保。
目前,瞻岐鎮大岙生態墓園是我區最大的生態墓園,有1760座生態墓。截至目前,區、鎮兩級財政累計投入生態墓園建設資金超過1.2億元,累計建成公益性墓園26座,已建生態墓7.5萬穴,入葬約5萬多穴,生態墓園總入葬率達66.7%。2018年節地生態入葬率達到25%,墓園綠化覆蓋率達85%,每年節約土地80余畝。占地80畝的東吳鎮中岙生態墓園,占地70畝的咸祥鎮朱夾岙生態墓園,像這樣大規模公益性生態墓園為數不少。在公益性生態墓園較為集中的東吳鎮,全鎮節地生態入葬率超過95%,沿海的瞻岐鎮、咸祥鎮,節地生態入葬率也達85%。
去年,我區在已出臺的惠民殯葬政策的基礎上進行完善,我區明確了惠民殯葬享受對象的范圍、增加了免費項目的費用、提高了墓葬基本服務的補貼標準和骨灰撒海服務費用標準、調整了重點救助對象的免費項目等,進一步倡導生態殯葬。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