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一天,早上7點,天剛蒙蒙亮,在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槽漁灘鎮龍溪村,譚金華已經在河道灌溉圍堰上忙開了,“昨夜刮風下雨,落下不少枯枝落葉,得趕緊清理了,防止河道堵塞。”
譚金華是龍溪河龍溪村段5組的一名生態段長。槽漁灘鎮在河長制工作中,創新實施了龍溪河“生態段長制”,將龍溪河劃分為最短80米、最長400米的河段,由村民承包。龍溪河龍溪村段全長6.4千米,被分成35段,譚金華承包了長400米的河段。
回家吃過早飯,譚金華拿著春季禁漁告示牌再次出門。
“從3月1日起進入春季禁漁期,把牌子插在河邊,讓大家都曉得。”插上告示牌后,他繼續往上游走,不時將岸邊和河道內的白色垃圾打撈起來。
“巡河一是看河道里有沒有白色垃圾,二是看有沒有生活污水直排,三是看有沒有非法捕魚。如果是洪水季節,還要清理河道灌溉圍堰處的碎石和淤泥。”譚金華告訴記者,河道就在家門口,“閑時散步,忙時干活,都會繞個道,看一看才放心”。
據了解,“生態段長”運行以來,僅去年,龍溪河生態段長開展巡河工作1000余次,清理河道垃圾8噸、疏浚河道5公里,協助相關部門打擊違法涉漁活動2次,實現了龍溪河龍溪村段“河暢、水清、岸潔、景美”。
生態段長不領工資,管護河道的動力來自哪里?
“在非禁漁期,生態段長可以在河道內捕魚,或者利用河道開展天然鯉魚養殖。”譚金華說。
“現在的龍溪河清得可以看到成群的魚在水里游,以前可不是這樣。”譚金華說,以前電魚、網魚屢禁不止,河道淤積堵塞,垃圾遍地,村民們都希望好好治一治,“現在好了,實行生態段長承包后,一旦發現問題,我們在第一時間就解決了”。
據了解,“龍溪河模式”是洪雅縣推行河(湖)長制工作的創新舉措之一。該縣通過實行一系列創新措施,目前青衣江洪雅段水質保持在Ⅱ類標準,安溪河水質由劣Ⅴ類改善為Ⅲ類,全縣河流水庫均消除劣Ⅴ類水質。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