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內的粉性物料沒有苫蓋,環境執法隊員能第一時間找上門來;職工食堂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環境執法隊員聞著味“從天而降”;工地位置偏僻,施工現場未進行濕法作業,也能被環境執法隊員及時發現……
原來,這是因為北京環境執法隊員人人都有一個“執法神器”。一部手機在手,就能通過“熱點網格APP”實時發現報警區域,通過導航進入網格區域內巡查,隨時隨地將檢查情況通過手機APP上傳。就是這樣“一條龍式”執法,大大提高了環境執法效率。
以技術支撐執法,推進實時報警網格和濃度變化曲線
2016年,原環境保護部組織有關技術單位,把京津冀及周邊重點區域“2+26”城市,按照3km*3km劃分成若干個網格。
2017年,北京市將熱點網格技術進行了升級,通過在重點地區已經建成的1300個空氣質量監測小微站,把網格縮小到500m*500m,將污染源精準鎖定,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和精準性。
同時,針對北京市污染源分布特點,原北京市環境保護局聯合技術支持單位開發了大氣污染熱點網格監管平臺和配套的手機APP,可以實時查看全市的熱點網格濃度、實時報警網格和濃度變化曲線等內容。
現在,通過熱點網格監管平臺和手機APP推送的報警網格主要有以下三類。
一是針對揚塵、粉塵等一次性細顆粒污染物。主要參考小微站實時監測數據、氣象數據以及網格內污染源分布情況,篩選出當前濃度明顯高于周邊的異常網格,作為實時報警網格推送給執法人員。
二是針對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轉化形成為PM2.5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這些則參考小微站過去7天逐小時PM2.5濃度數據、氣象數據和網格內污染源分布情況,對比出一段時間內濃度相對高的網格,作為累積高值報警網格推送。
三是針對同一個網格,每天同一時間段的PM2.5濃度會呈現出同樣規律變化,那么,升高這段時間很有可能有固定的排放活動。如午餐和晚餐時間污染物濃度值規律性上升,就有理由推測在網格內存在餐飲單位油煙直排行為,推送給執法人員參考。
一個“熱點網格”,一份“問題清單”
在日常工作中,“熱點網格APP”幫了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郭昊的大忙。
郭昊回憶,去年4月的一天,他照例打開手機熱點網格APP,點開濃度曲線圖,發現海淀區育英中學附近的PM2.5平均濃度明顯高于周圍地區。郭昊馬上聯系同事溫保印和王敏一同趕往現場。
通過排查發現,育英中學綜合教學樓(屬學校改擴建工程)施工現場內的兩個食堂均未安裝油煙凈化設施,油煙直排,煙氣嗆人。依據《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一百零八條第一款規定,責令十日內改正,并處1萬元罰款。
據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的李彬介紹:“污染源分布零散,要及時發現污染點位并不容易。如今,技術進步讓我們借助熱點網格的精準定位功能,讓環境監察執法從過去‘拉網式’‘掃街式’排查轉變為‘靶向性’精準執法,哪里報警就查哪里,真正實現有的放矢。”
“之前的環境監察執法是有舉報有問題才去查,現在是主動出擊,將環境違法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這一次我們不僅將熱點網格推送的數據與周圍區域進行了濃度對比,還對比了不同的時間段,發現該區域12點至14點PM2.5濃度較其他時段偏高,就懷疑那里存在油煙污染問題。”李彬說。
打贏藍天保衛戰,不僅需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更需要依靠創新的技術和手段。從2018年8月北京市環境監察部門依托熱點網格技術開展精準執法以來,市區兩級環境監察部門共發現違法問題3500余起,推動了北京市尤其是熱點網格區域空氣質量的持續改善。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