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看,我們的村莊就像一座大花園,而我們的家就是一個個小花園。住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別提多舒心了。”近日,記者到泗門鎮(zhèn)小路下村采訪,村民沈新娣夸起他們花園般的村莊時,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小路下村是我市平原綠化的樣板村,曾先后榮獲全國綠化千佳村、省森林村莊等榮譽。近年來,小路下村每年用于村莊綠化的投入達到上百萬元,實現(xiàn)了“全年常綠,四季有花,林路一體,花木配套,紅綠點綴”的村莊綠化新格局。今年,該村以創(chuàng)建全省首批“一村萬樹”示范村為契機,進一步完善了村莊綠化規(guī)劃,總投入150余萬元進一步提升綠化檔次。
“一村萬樹”是一種新型鄉(xiāng)村綠化模式,主要是利用農(nóng)村的邊角地、廢棄地、荒山地、拆違地、庭院地“五塊地”進行見縫插綠。小路下村原來只有3種樹,色彩單調(diào),景觀價值不高。今年,該村以美化、彩化為目標,選擇珍貴樹種、彩色樹種進行插種,種植規(guī)模達到萬棵以上,戶均10棵以上,力爭“種出生態(tài)、種出財富、種出文化”。
四塘橫江小路下段全長2.93公里,在投入500余萬元全面恢復河道生態(tài)的基礎上,今年,小路下村確立了爭創(chuàng)寧波市級美麗生態(tài)河道的目標,河兩旁新植銀杏、美國紫薇、珊瑚樹、夾竹桃等綠化品種,營造出步步為景的綠色長廊。
與此同時,全村房前屋后,河道、村道兩旁,見縫插綠,新植烏桕、濕地松、楓香等新品種,新村公園、南門公園、文化公園等3座生態(tài)公園,為村民和外來務工人員提供了休閑、娛樂、健身的場所。文明先鋒主題公園、黨建長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美化、彩化后,均成為小路下村新景點,村黨委書記沈福燦說,我們就是要讓村民生活在“遠看像林園,近看似花園”的美麗樂園中。
村莊的綠化不僅僅是村里的事。隨著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村民也自覺地投入到綠化建設行列中,在庭院內(nèi)外、房前屋后栽花種樹。許多村民在家園綠化上還相互“攀比”,看誰家的綠化面積大,誰家的綠化更漂亮。據(jù)了解,小路下村村民每年的綠化消費少的有幾百元,多的幾萬元。沈新娣老人告訴記者,她家花在綠化上的錢有六七萬元。她說,家里綠化好,住著舒服,人的心情也好;綠化好,還象征一家人興旺發(fā)達。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wǎng)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wǎng)站總監(jiān):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quán)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