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南湖區新豐鎮鎮北村村委會前的廣場上鑼鼓喧天。在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村民們排了長長的隊伍。這是新豐鎮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的第一站,此后還將在新豐鎮各村循環開展。此次活動還表彰了新豐鎮鎮北村18戶垃圾分類示范戶。
虞文洪是鎮北村垃圾分類示范戶之一。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在“垃非”APP上積攢到了8200分。“我每天上傳自查分類有效照片,這樣每次可得30積分。賣可回收垃圾除了可以得到相應的出售積分,每公斤可回收垃圾還可以有2個重量積分的額外獎勵。還有,參與垃圾分類主題活動,還可獲得紅包獎勵積分……”說起如何獲得垃圾積分,虞文洪如數家珍。他告訴記者,通過持續深入開展垃圾分類,現在村民們都不隨意亂扔垃圾了,河邊也干凈多了。
記者了解到,從今年11月開始,新豐鎮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展開,而鎮北村作為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村,從今年9月份開始全面動員,10月展開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分類工作位于全區前列。
新豐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活動可以進一步動員廣大村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
在昨晚的活動現場,記者看到不少聞訊趕來的村民正在拿著手機憑“垃非”APP中的積分兌換商品。南湖區農經局相關負責人說:“積分兌換商品全部買一送一,打折積分由村和兌換點核實后,以紅包的形式在APP中補給兌換商品。”記者了解到,打折活動時間為一天,至12月20日17時結束。鎮北村村民朱山志告訴記者,今天他用100個積分兌換了兩包食用鹽,算下來其實比網上的“雙十一”的價格還便宜。
“通過這次活動,可以讓更多村民知道垃圾分類的意義和標準。”區農經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不少村民對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都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大家重視環境保護、注意節約資源的意識得到了增強。
垃圾分類的意義不僅在于把垃圾分類,還有利于資源的再利用。新豐鎮將以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房垃圾單獨分類,由南湖區易腐垃圾處理中心集中處理,生產出優質有機肥。同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也成為實施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步驟,對改善生活環境、創建美麗鄉村具有重要意義。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