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充滿喜悅與驚嘆的金黃 是美麗鄉村豐收時節的幸福底色

發布時間:2018-12-20 09:47:10 來源:杭州日報 記者 汪玲 蔡懷光 李維和

村民包裝柑橘。

指南村太平燈舞。

前溪村稻田航拍圖。

指南村航拍圖。

  余杭的前溪村,有名的水稻種植大村,是省級糧食功能區;臨安的指南村,“網紅”旅游村,光是村里的一棵古銀杏就足以讓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淳安的姚家村,臨千島湖而建,卻不以漁業聞名,倒是當地特產的柑橘讓人一吃難忘。過去一個多月中,“誰不說我鄉村美”直播團隊抓住鄉村豐收的尾巴,走進了這三個美麗鄉村,收獲了金黃色的喜悅和驚嘆。

  扎實做好農業,積極挖掘文化,勤懇開發農旅項目,這樣的鄉村值得遠近的客人都來看一看。

  把地種好了,后面的“加法”才更有價值

  推介鄉村:余杭區徑山鎮前溪村

  直播時間:11月13日

  觀看人數:40萬+

  前溪村因臨近苕溪而得名,歷來是種植水稻的農業大村,目前,村中擁有農田5000余畝。2009年,前溪村被確定為省級糧食功能區,此后,村子進一步加強了農田保護,加大投入力度,不斷完善農田水利設施,并通過土地承包流轉,實現規模化種植和機械化生產,全力爭取糧食高產豐收。徑山鎮也將前溪村作為全鎮的糧食生產重點,保護和扶持村民種糧創收。

  豐收時節走進前溪村,稻田里收割機隆隆作響。“再也不用手工割稻了,現在全是機械化收割,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年代老早過去了。”村民王金初說,十多年前,他開始承包土地種糧,從最初的百余畝到如今的近千畝,他走上了規模化種糧之路。在老王的承包田里,兩臺收割機輪流作業,只需幾天,稻谷就能收割完畢,送入糧倉。“今年的畝產量有希望達到700公斤。”老王說,現在,他種糧致富的勁頭更足了。

  前溪村地處平原,鏡頭所及之處皆是滾滾稻浪,一片金黃色的海洋,美不勝收。擁有這般美景,前溪村自然成了熱門取景地。“每年春秋兩季都有新人趕來拍攝婚紗照,還有學生過來寫生。”前溪村黨委書記王擁軍說,這啟發了他們嘗試打造農耕田園旅游線路,并成為徑山鎮“旅游+”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在11月,前溪村舉辦了首屆稻田文化節。

  吸引游客還有一個必要前提,就是居住環境要好。對于這一點,前溪村村民非常自信,自稱住的是“景觀房”。通過圍墻“實改透”、庭院整治、垃圾分類等工程,村民坐在院子里就能欣賞良田豐收的美景。同時,村里向村民租用了20畝土地,用來種植景觀花卉,每年格桑花盛開時節,四面八方的攝影師都會趕來取景拍照。“出門是花海,走路有風景,住在村里真幸福。”村民周全榮感慨道。

  古村成“網紅”,保持原生態是“人氣指南”

  推介鄉村:臨安區太湖源鎮指南村

  直播時間:11月21日

  觀看人數:38萬+

  一到10月下旬,寒意漸濃,懂行的攝影發燒友就會結伴趕去臨安拍“大片”,而他們的目的地幾乎只有一個——海拔600多米的指南村。

  指南村位于天目山東麓,相傳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無論是村中的古建筑,還是傳統民俗太平燈舞,甚至是那一口水質甘甜的古井,都訴說著古村厚重的歷史。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指南村創造過一系列奇跡,高山造田、高山灌溉、高山高產,村中還一度興起了織布生意。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加上污染問題,織布生意逐漸沒落。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村民靠著賣竹筍、茶葉、山核桃為生,錢袋子始終鼓不起來。

  直到有一天,幾名攝影師來到村里,拍了一些照片,指南村的命運因為這場因緣際會徹底改變。“聽說有位攝影師的照片拿了國際大獎,我們起初還不知道,想著游客怎么突然多了起來。”村民朱紅萍說,“后來有人給我們看照片,我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我們村里能拍出這么好看的照片。”

  指南村的取景條件究竟有多好?現場試一試就知道。大片銀杏葉落在地上,即便是用手機拍攝,都不需要調色,照片的顏值一樣驚人。“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銀杏黃和楓葉紅每天都不一樣,村子每天都有不同的配色。”朱紅萍說,因此,這一個多月的賞秋時間里,村里會格外熱鬧,“最多的一天,村里涌進了10000多名游客,村道上擠滿了人。”

  大量游客的涌入讓村民們接收到了旅游經濟的利好。2011年,村里舉辦了首屆紅葉節,吸引了不少外出的游子回鄉考察,民宿老板潘先生就是在那次考察中,看到了村子的發展潛力,果斷回鄉翻修舊宅,吃上了村里農家樂的“頭口水”。如今,指南村的民宿和農家樂有60余家,足以滿足游客的吃住需求,潘先生的農家樂在工作日中午都有十幾桌客人,生意做得順風順水。

  在紫砂土里喝“農夫山泉”長大的柑橘 有點甜

  推介鄉村:淳安縣界首鄉姚家村

  直播時間:12月12日

  觀看人數:36萬+

  界首鄉,近三分之一的千島湖魚來自這里。作為界首鄉轄下的濱湖村落,姚家村最出名的居然不是漁業——臨湖的山坡上、湖中的小島上,都是成片的柑橘園,村里的碼頭也不是用來運輸漁獲的,而是用來運輸柑橘的。怪了,身在漁鄉不打漁,姚家村是界首鄉的一朵“奇葩”啊!其實,姚家村種植柑橘的秘密,就在“水土”二字。

  “我們腳下的是紫砂土。”柑橘種植顧問李銳抓起一把顆粒明顯的暗紅色泥土說,“紫砂土的酸堿度最適合柑橘的栽培,巧就巧在,整個淳安只有姚家村這里有紫砂土。”有了獨有的土質,還需上好的水質。毫無疑問,千島湖就是柑橘最好也最現成的“奶瓶”。紫砂土加上千島湖水,這組“黃金搭檔”讓姚家村種植的柑橘格外香甜。

  “柑橘雖好,可在幾十年前,外鄉人是很難嘗到的。”界首鄉黨委書記張日軍說,“40年前,隨著新一輪的土地改革,村民開始靠著良田好水種植柑橘,可因為淳安的山路不利出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柑橘根本賣不出去。”

  近年來,隨著淳安的環湖公路、新農村建設等項目的推進,界首鄉的柑橘打通了銷路,受到了消費者的廣泛認可,“界橘”還申請成為注冊商標。“好山好水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張日軍說,農業興旺,鄉村振興便有了基礎,“姚家村乃至整個界首鄉,將結合自身資源,拓展采摘體驗、度假觀光,讓界首鄉從傳統農業大鄉向農旅結合的鄉鎮轉型。”

  《誰不說我鄉村美》大型巡回直播持續推出,下載“杭+新聞”APP,關注直播預告,更多精彩,隨后就來!

標簽:柑橘;村民;紫砂土;指南;鄉村;界首鄉;直播時間;徑山鎮;推介;千島湖責任編輯:陳秋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