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齊的石駁岸,沿著河岸是一條園路,園路旁有親水平臺,還有人行橋將河兩岸連在了一起。旁邊是一片花海,已有不少鮮花正在綻放……漫步在張家涇港的岸邊,一邊欣賞著小橋流水,一邊還能聞到淡淡的花香,令人感到一番別樣的風情。
張家涇港全長1584米,位于平湖市當湖街道金家村,自北向南,流經金家村的廟浜、蔡家頭、金家浜3個自然村落。但其實,就在4年前,張家涇港還是一條典型的垃圾河、黑臭河。沿河兩側雜草叢生,河道內圍網養鴨、設置地籠網多,附近村民生活污水直排現象嚴重。
隨著中小河流整治和“美麗河道”創建的推進,當湖街道對張家涇港開展了河道整治工程。共清淤疏浚795米,綜合整治810米。“經過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等工作,河道水質改善明顯,區域內水環境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張家涇港河道改頭換新顏。”當湖街道金家村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張家涇港的美麗蝶變只是平湖市“五水共治”的一個側面。就在2013年底,平湖市仍有黑、臭、垃圾河724條。主要原因是當時平湖市生豬總存欄量達80萬頭,遠遠超過整個環境的納污能力。“隨著相關治理工作的展開,2015年底,我市就實現了清三河全達標和散養生豬退養的整治目標。”平湖市治水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2013年,平湖市著力推進生活污水全入網向農村地區全覆蓋,保證大部分農戶生活用水處理后入河。2016年,在前期建設的基礎上,平湖市污水處理向精細化發展,將目標瞄準城區陽臺污水的收集治理。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城區污水收集治理6.3萬戶,鎮、街道開展轄區內住宅小區陽臺污水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已完成陽臺污廢水收集治理61233戶。2017年,平湖市制定餐飲業污水收集治理三年計劃,督促新辦餐飲單位建設隔油設施,截至今年8月底,已完成整治1115戶,完成率92.9%。
隨著水環境治理專項行動的深入,平湖市的水環境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河道水的使用功能也已慢慢恢復。2013年底16條市級河道均為劣Ⅴ類水,而到了今年8月底,這些河道的平均水質已經上升為Ⅳ類。上半年平湖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嘉興第一。
漫步在曹兌港河道邊的“浙江省最美綠道”,不僅有親水湖畔等自然美景,也有城市展示館等人文建筑,“這里現在是我們健身、休閑的理想場所,看著沿路的美景,心情也豁然開朗了。”居住在附近的市民俞女士表示。
議事亭、文化大舞臺、門球場、法制長廊、親水平臺……如今,在平湖市曹橋街道野馬村,隨處可見從“豬糞多、河水黑、空氣臭”的養豬大村向美麗生態村轉型的生動實踐。
“原來河里到處是豬糞,小孩甚至能踩著糞便走到河對岸去,這兩年的變化太大了,河水變清了,河岸也變美了。”說起野馬村徐家堰河這些年的變化,當地的王阿姨臉上掛滿了幸福。在徐家堰還有一個生態科普濕地,這里種著香菇草、水禾等19種水生植物。“培育出的水生植物可以遷種到河里,發揮凈水、景觀等功能。”曹橋街道治水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