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一樣,東陳鄉旦門村黨支部書記楊再寬,來到旦門溪坑走一走。盡管平時村務工作繁忙,楊再寬總會抽出時間來巡一巡、看一看。“治水護河就跟村里其他工作一樣,得用心去做。”今年是他擔任村級河長的第4個年頭,也是旦門溪坑不斷變化的第4個年頭。
旦門溪坑貫穿整個旦門村,全長2200米,承擔著排澇蓄水的功能。多年來,由于疏于管理,以及周邊村民環境保護意識較差,加上生活陋習,直接把村中河當成了垃圾場,嚴重影響了河道整潔和溪坑環境。久而久之,旦門溪坑被貼上了“臟亂差”的標簽,河道防洪蓄水能力大大降低,整治河道刻不容緩。
2015年,楊再寬走馬上任,擔任旦門溪坑村級河長。在縣、鄉“五水共治”專項行動開展下,楊再寬抓住契機,引導村干部轉變思想觀念,變“要我治水”為“我要治水”,進一步明確村級組織在“五水共治”中的工作責任和應發揮的主體作用,組織村班子商議制定旦門溪坑整治方案,對溪坑內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進行全面清理,并帶領村班子成員,對溪坑附近各村戶排污水情況進行一一排查,對存在的排污口逐一納管。
“要把治水工作徹底做好,光憑村班子是不行的,還要靠全村上下一起努力。要讓老百姓參與進來,首先就要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楊再寬說。他帶領村班子成員,入戶宣傳“五水共治”,提高村民思想認識和治水意識,提升村民對開展“五水共治”工作的認識度和關注度,養成不亂丟亂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直排的習慣。還對有征用土地的村民耐心解釋,詳細介紹溪坑治理對于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性,倡導村民積極參與治水活動,營造良好的治水氛圍。
人心齊,泰山移。在旦門村全民治水下,旦門溪坑成功實現“垃圾河”脫帽,河岸垃圾多、淤泥沉積嚴重現象蕩然無存。“河道干凈了,我們也得時時照看著。”楊再寬說,在他心中,旦門溪坑與其他河道一樣,都是一幅幅“水清、流暢、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