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翁杰 通訊員 張靚 顧佩佩)眼下,麗水農村正興起一股“養土蜂熱”,房前屋后、山間空地都被用了起來。放上10箱土蜂,幾乎不用照看,低收入農戶坐等收蜜,一年就能平均增收1.1萬多元。
一直以來,農村由于缺乏勞動力,增收乏術,幫扶難度不小。“麗水通過‘授人以蜂’,找到了破解難題的辦法。”麗水市畜牧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他們發現養土蜂既不費力,技術門檻也不高,正適合農村的老人、婦女等群體。作為今年麗水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當地送低收入農戶蜂箱、手把手教技術,僅今年就新增低收入養蜂農戶1232戶。
在縉云縣新建鎮紅錦村,63歲的葉相滿是一位獨居老人,因患有腳疾,不能下地干活,一直是當地的低收入農戶。去年10月,縉云縣畜牧獸醫局、縣扶貧辦免費給一批低收入農戶發蜂箱,葉相滿便是其中之一。“麗水農村生態優越、蜜源植物豐富,非常適合發展中蜂產業。”紅錦村黨支部書記江周法說,別看10箱中蜂成本不過六七千元,可一箱蜂一年就能產上千元的蜂蜜。
贈農以蜂,更要授農以技。自從領了蜂箱,葉相滿對這些中蜂格外珍惜,鎮里組織的養蜂培訓班他一次都沒落下。按照農技專家的指導,他成功將最初的10箱蜂發展成了現在的45箱。今年,葉相滿已經割了多次蜂蜜,一斤能賣100來元。他算了算:今年能收400多斤蜂蜜,少說也有4萬元收入。截至目前,麗水各級累計組織養蜂培訓2000余次,培訓1萬人次。
養蜂的農戶越來越多,蜂蜜銷路如何?對此,松陽縣蛤湖村村民李立松絲毫不擔心。原來,當地的金銘中華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和他早就簽訂了協議,由合作社統一供種、統一蜂具、統一技術、統一銷售。“我們的蜂蜜都由合作社保底收購,收入很穩定。”李立松說,像他這樣的低收入農戶,僅金銘合作社就簽約了20戶。同時,這些年麗水著力發展生態精品農業,叫響了“麗水山耕”品牌,為又“土”又生態的土蜂蜜走俏市場奠定了基礎。
今年以來,麗水“十箱萬元”扶貧模式的推廣全面加速,越來越多低收入農戶因此得益。據介紹,算上前兩年的460戶,目前已有1692戶低收入農戶養殖了中蜂,累計增收超過1300萬元。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