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3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萬笑影 通訊員 馬欽華 余蕾)7月25日清晨,群山環抱間,紹興市柯橋區漓渚鎮六峰村靜悄悄地,一輛灑水車開過,帶來一陣清涼。
駕駛員張朝國是村里的保潔員,干了已經有七八年。前段時間,聽到村民反映掃地灰塵大,他一咬牙自費買了一輛灑水車。8萬多元的支出,對于家境不算富裕的他來說有點吃力。“但是,值!”張朝國說,“村子就是我的家,家里干干凈凈的,看著就高興。”
去年,柯橋區在漓渚鎮六峰村、九板橋村等4個村試點“環境自主管理”,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村事大家管”,即集體的事讓群眾舉手,集體的事讓群眾動手。當時,六峰村正值村里改選保潔員,根據村民要求,該村決定在全村公開招聘保潔員,最后通過抽簽選出了4名保潔員和4名垃圾分類督導員,實現了人員招聘的公平公正。“后來,村民們還主動提出建議,可以自己做好垃圾分類,不需要督導員。” 六峰村黨總支委員徐關良告訴記者,現在村里已有大半年不設垃圾分類督導員。
為了調動大家積極性,六峰村還將垃圾分類督導員的工資以及節省下來的衛生保潔費用,作為“環境福利費”分發給村民。“也不是每家每戶都有的,網格員、村民代表等定期對每戶農戶進行考核,結合上門走訪、日常巡查、微信群反饋等進行綜合評定,每年評一次。”去年底拿到獎勵的村民張國期說,錢不多,只有幾百元,但是鼓勵很大。
從“一家管”到“大家管”,各村各有妙招。九板橋村探索出編號管理辦法監督垃圾分類,網格員只需分辨編號,就能確定哪戶人家分錯了,以便展開點對點的指導。同時,每月選取20戶村民作為榜樣,在宣傳欄發布“垃圾分類榮譽榜”,激勵各家各戶形成你追我趕的氛圍。棠棣村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在外地從事花木生意,為此,村里專門定制了一幅本村經商人的全國地圖,每一戶都登記在冊,涉及全村范圍的、或較多人利益的事務,一般會通過電話、微信群等聽取他們的意見,讓外地村民充分感受到“離鄉不離心”。
如今,喜人變化已悄然呈現:過去,有的村除了常規保潔費用外,村里環境突擊集中整治一年下來的花費要10萬元上下,現在每年只需花1萬多元即可做好長效保潔。過去,有的村里整改亂堆亂放吃力不討好,如今只需一聲提醒,村民就能自覺清理,“潔凈庭院”多了,“臟亂差”少了……
天色漸暗,村民們三五成群漫步村間小道,笑聲舒展在青山綠水間,微風拂來,好不愜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