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圖片由海鹽縣委報道組提供
人人參與,農村環境換新顏
得勝村位于海鹽縣百步鎮東部,是海鹽縣首個整村搬遷集聚的村,于2014年完成全部農戶搬遷。
“剛搬過來的時候,很多村民還是習慣性地將硬紙板、塑料桶等廢品隨意堆放在家門口,或房前屋后空地上,一些老人還會把綠化拔掉,在門前種上蔬菜。雖然村里不定期組織開展大清掃,可是效果甚微。”得勝村黨總支書記鐘雪根說,“不過現在好了,家家戶戶都將房前屋后打理得干凈而整潔,自己掏錢購買綠植的家庭越來越多了。”
是什么讓得勝村掀起一場人人參與的“環境革命”?7月24日,記者走進得勝村,仿佛置身于一幅美麗鄉村畫卷里,村里的道路寬闊整潔,一棟棟聯排別墅整齊美觀,房前屋后看不到雜物或垃圾亂堆亂放。
這主要得益于得勝村制訂的村規民約及評分考核辦法。
2016年開始,得勝村開始全域整治,村民們為此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每家每戶自己打掃房前屋后的衛生,并且還要進行垃圾分類,每個月進行評分,滿分是200分。為了打好這場環境整治攻堅戰,得勝村制訂了村規民約及評分考核辦法,從村集體經濟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錢,通過以獎代分的方式,引導督促村民自覺參與環境整治工作,做得好的農戶,年底可以得到這筆獎勵,最高是300元。
這個辦法在全體村民大會上通過后,全村上下立刻掀起了一場人人參與的“環境革命”,其中新農村房前屋后亂堆放及毀綠種菜等問題是整治重點。
“開展垃圾減量分類的時候,得勝村開了好幾次會議,來宣傳垃圾減量分類這個事情。”鐘雪根說,“我們就要求每家每戶燒菜的那個人來,我們也不發誤工費,你來就簽到,仔仔細細聽完后,領一壺菜油回去。今天來不了,明天來;明天來不了,后天來。總之一定要每家每戶有一個人過來,認認真真把‘垃圾減量分類’這個事情了解好。”
“針對當時毀綠種菜村民比較多的情況,我們起草的村規民約主要規定每家每戶管好房前屋后的綠化,同時打理好房前屋后的環境衛生,每月組織村民代表對每家每戶進行打分制考核,考核結果在公示欄公示,同時年終對房前屋后綠化護養完好的家庭每戶獎勵100元。”鐘雪根告訴記者。
這兩年,得勝村在嘗到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的“甜頭”后,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內容和評分考核辦法,今年起,得勝村還增加了垃圾分類這塊內容,并追加了獎勵金額。
“其實,對于得勝村的村民來說,一年300元或是500元獎金并不算什么,我們大多村民家庭經濟狀況較好,全村汽車保有量達每戶1.3輛。但是每月公布的環境衛生、垃圾分類評分激發起他們的榮譽感,許多村民都來告訴我,自己家去年的考核得分處于全村中等偏上水平,今年打算再做好一點,名次往前挪一挪。”鐘雪根說。
鐘雪根坦言:“這項工作之所以可以開展下去,村民代表大會起到了作用。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的事,執行時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開始整治村莊環境的時候,有的村民屋后的菜棚被整治掉了,跑到辦公室告狀叫屈,我就說,不是就拆你一家,別人家也拆了,既然別人家也拆了,那大家都是公平的,這些都是村民代表大會通過的。”
弘揚文明,塑造鄉村新氣質
得勝村文化禮堂于2015年開工建設,投入資金共300多萬元,得勝村文化禮堂理事會經海鹽縣民政部門批準設立,在海鹽首家取得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理事會成員由村干部、文化愛好者等組成,獨立法人理事會的成立,實現了社會資源和農村文化禮堂的共建共享。
文化禮堂于2016年5月投入使用,總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成功舉辦了海鹽縣首個村級文化周系列活動,包括文化周開閉幕式文藝晚會、知識講座、體育比賽等活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得勝文化禮堂充滿了歡聲笑語,禮堂也因此成為首批浙江省五星級農村文化禮堂。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得勝村的農村文化禮堂,是向村民弘揚主流價值、傳承傳統文化、展示地方形象、豐富文體活動的絕佳場所。不僅給農村居民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文化給養,成為農村居民的心靈棲息之所,還逐漸改變著村民們的生活方式。
“到了晚上,禮堂周圍就熱鬧起來了。村民們有的跳舞,有的坐在禮堂里喝茶,燈光籃球場成了年輕人的天下。”村民顧美珍告訴記者,自己常帶著小孫女去禮堂坐一坐,給她講一些得勝村的習俗。
得勝村文化禮堂設施完善、環境優美,常年免費為村民開放,被居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村莊客廳”。配有多媒體教室、講堂、特色展陳館、農家書屋、老年活動室等,主要用來開展政策宣講、培訓輔導、民俗文化、禮儀等活動。
位于一樓的禮堂設施齊全,有100多個座位,經常開展政策宣講、培訓輔導、民俗文化、禮儀等活動,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源源不斷地從這里傳播開來,生動詮釋了文化禮堂作為農民精神家園的深刻內涵。二樓排練廳是得勝村文體團隊開展排練的主要場所,得勝村共有8支文體團隊,都是由村民自發組織的,實行“月月賽”制度,到年底進行綜合評比,得分靠前的團隊獲得向上級推薦和選送。三樓則是“老村坊”特色展示廳,這里以沙盤的形式,再現搬遷前的鄉村風貌,展示了得勝村的鄉愁記憶、文化傳承、產業發展等。
文化禮堂附近的文化公園,總面積4500平方米,由室外舞臺、燈光籃球場、健身苑點、電影放映點和文化長廊等組成。文化長廊全景式地展示了得勝村的村史村情村貌,發揮著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道德文明新風的教育陣地的重要作用。“一村一品”、百場文藝下基層、送戲下村等各類文藝演出活動在文化公園不斷上演,村民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高品質的文藝演出。
記者小語
鄉村振興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而對于常年生活在得勝村的村民,人人養成的環保習慣和豐富的文化活動,不僅可以美化鄉村,更可調動村民參與興趣及熱情,使村民們自發地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將文明融入美麗鄉村建設,推動了得勝村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改造與提升。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