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總共23.8元,您收好。”
“放家里最后扔扔掉,到這里起碼能換點錢。”3月9日,市民余雅芳挑著一擔紙板送到位于市區的垃圾再生館旗艦店,經工作人員稱重、核算,收到了23.8元。她說,前一天,她準備把一堆舊衣服丟掉,路過這兒,看到“廢品回收”字樣,才得知許多家里沒用的廢品都可以拿來兌換現金或生活用品。
城市生活垃圾的日益增加,使得實施“垃圾分類”的呼聲越來越高,日前,我省出臺了《浙江省城鎮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簡稱《辦法》),對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及其監督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確規定,以實現城鎮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改善生態環境,保障公眾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在《辦法》出臺之前,柯城區就城市生活垃圾分類,不斷摸索嘗試。迄今,該區創新了多種分類模式,垃圾再生館便是其中之一。此外,還有“定點定時”分類投放和清運、“干濕分離、定點定時”、“智能分類”等多種模式。
“定點定時”分類投放清運,減少垃圾滯桶時間
3月9日中午,記者翻開了市區貝林南湖世家數個垃圾桶蓋子,大部分垃圾桶空無一物。
“2014年9月26日,小區住戶開始垃圾分類,按照定點定時投放。”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王玲玲說,當時,社區向每戶人家發放了分類垃圾桶及垃圾袋,還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垃圾分類宣傳和指導工作。而今,除了新居民及流動居民,大部分老住戶養成了分類的習慣。
貝林南湖世家是我市第二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小區住戶在家將垃圾分成可回收、有毒有害、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類。其中,可回收與有毒有害垃圾由小區里的垃圾再生館回收,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由住戶在規定時間內分類投放到指定地點的垃圾桶內,保潔員會按時分類清運。4名垃圾分類指導員會在投放時間內進行巡查,對居民分類不當或投放不當的行為進行規勸和指導。
“分類前,小區有20多組垃圾桶,每組有4個垃圾桶;分類后,尤其是垃圾再生館建成后,只保留了12組垃圾桶,每組2個。”柯城區府山街道城站社區書記翁毅介紹,曾經,生活垃圾的雜亂投放是影響小區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盡管小區里原來道路兩側擺滿了垃圾桶,環境并未得到改善。相反,垃圾被隨意丟放的場景時常可見。尤其到了夏天,清運不及時的垃圾往往會散發臭味,引來大群蒼蠅、蚊子。實施“定點定時”分類投放,不僅桶里的垃圾減少了,而且確保了大部分時間里垃圾桶內不留存垃圾,小區因此變得干凈整潔。
經過數年堅持,貝林南湖世家的多數住戶們逐漸接受了垃圾分類和“定點定時”投放的生活方式。翁毅說,垃圾再生館登記記錄顯示,該小區有95%以上的住戶參與了垃圾分類。
廚余垃圾分“生”“熟”,“干濕分離”還小區潔凈
3月9日傍晚,一輛運載著深綠色垃圾桶的三輪車駛入衢化街道濱一村社區,居民徐愛娣拎著一桶泔水跑到樓下,倒入桶中。
濱一村社區是我市較早開展垃圾分類的社區之一,與多數社區“垃圾4分法”不同的是,該社區推行的是“垃圾5分法”,即將廚余垃圾分成“熟廚余垃圾”和“生廚余垃圾”。
“熟廚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飯和西餐糕點等食物殘余、動物骨骼內臟等,它們由居民自行收集到社區派發的濕垃圾專用桶里,在每天晚上6點至8點,保潔員會騎著三輪車,帶著桶,搖著鈴鐺,提醒住戶將泔水倒入桶中。這些“熟廚余垃圾”被集中拉到社區指定地點,由清源公司的餐廚垃圾清運車上門清理,搬運至工廠里加工成有機肥等。居民每投放一次,便會獲得獎勵積分,積分可在指定超市兌換成商品。
“生廚余垃圾”主要包括瓜皮果殼、水果殘余、廢棄菜葉等,它們由居民收集到專用桶內,每天早上倒入指定地點的廚余垃圾桶里,物業公司的保潔員統一清運,集中到一起制作成環保酵素。
“推行垃圾分類過程中,比較影響居民分類積極性的是分好的垃圾被混到一起清運,或者居民不知道分好的垃圾最終會被用在什么地方。”濱一村社區一干部介紹,去年,衢化街道與清源公司、興化公司合作,在該社區推行垃圾“干濕分離、定時定點”投放模式,許多居民表示了質疑,并且詢問“熟廚余垃圾”是不是被運到養豬場喂豬了。之后,社區組織居民代表參觀了清源公司的廠房,他們見到廚余垃圾被加工成有機肥的過程后,表示了信服,該項工作也得以順利推行。
柯城區環衛(園林)所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在城市垃圾分類方面,結合實際探索“一平臺三通道”模式。“一平臺”即“垃圾再生館”平臺。目前,該區已實現“垃圾再生館”全覆蓋,僅主城區由社會化運營的22家“垃圾再生館”,每天能收集10多噸可利用垃圾。“三通道”是指垃圾分類處理的3條渠道。一是廚余垃圾清運公司處理通道。幫助清源公司與轄區內酒店、單位食堂等簽訂清運協議。同時,在部分有條件的小區進行餐廚垃圾集中收集,通過清運公司分類專線,實現餐廚垃圾分類清運。二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依托垃圾再生館的處理通道。通過市場化運行,擴大垃圾分類覆蓋范圍,提高居民參與度。三是其他垃圾進市級無害化處理終端的通道。通過完善分類設施配置,加強清運能力,實現其他垃圾無害化處理。
據悉,自2015年柯城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垃圾分類從2個試點小區開始,發展成70多個小區、40多家企事業單位,全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達到70%。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