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您當前的位置 :浙江在線 > 環保頻道 > 即時報 正文

公眾舉報污染應大力嘉許

發布時間:2018-02-09 16:23:31 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 賀震

  一切在法律框架內與環境污染作斗爭的行為,都應得到法律的保護和政府與社會的嘉許。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人心向善,進而落實到行動中,有效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二審判決“醫生電梯內勸阻吸煙致死案”:勸阻無責,不用賠錢。這一判決,釋放出一個信號:勸阻不當行為,應該得到法律的鼓勵,司法審判是社會正能量的守護者。這一判決受到了社會各界和輿論的廣泛稱贊。二審判決書和鄭州中級人民法院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都指出,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及公序良俗是民法的基本原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法的立法宗旨,司法裁判對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應當依法予以支持和鼓勵,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筆者由此案聯想到,樹立嘉許公眾維護生態環境的鮮明導向,也很重要。在筆者看來,對勸阻者楊醫生此類善意的公益行為,政府和社會不僅不應當讓其有任何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風險,還應當對其進行旗幟鮮明的嘉勉和褒獎。

  《環境保護法》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的,有權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舉報。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公民在法律的框架內勸阻、舉報他人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是法律賦予的權利,是善意的公益行為,是保護生態環境的客觀需要。設想一下,如果判令善意的環境公益行為者承擔勸阻、舉報、起訴對象的損失,其結果可能是環境公益行為者無力賠償“損失”,他人難免消極“吸取教訓”,無人再做環保公益,環境保護秩序將會混亂。

  打擊和遏止環境違法行為,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固然是政府的職能,但不可能只靠政府,特別是只靠環保部門單打獨斗,更有賴于公眾對環境污染行為的零容忍,有賴于公眾對環境保護的廣泛參與。當前,重獎舉報環境違法者,喚醒公眾投身環境保護的熱情,架構群防群治、眾志成城的環保統一戰線,正成為一種共識和普遍趨勢。

  繼2017年底北京市昌平區對一市民舉報嚴重環境違法行為給予5萬元獎勵之后,前不久,江蘇省靖江市政府對“毒地”污染舉報人給予30萬元的重獎,創下國內環境污染舉報單筆獎勵最高紀錄。今年2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南京市環境保護局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辦法》,進一步提高了對環境違法行為舉報者的獎勵金額。所有這些,都彰顯了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鼓勵環保社會監督的決心與誠意, 樹立了嘉許公眾維護生態環境的鮮明導向,傳遞出引領公眾參與、實現環保共治的清晰信號。

  保護環境,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一切在法律框架內與環境污染作斗爭的行為,都應得到法律的保護和政府與社會的嘉許。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人心向善,進而落實到行動中,有效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標簽:嘉許;保護生態環境;環境保護;環境違法行為;舉報;法律框架;公共利益;環境公益;法律;社會主義核心責任編輯:錢華良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