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湖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新豐中隊的執法人員在執法微信群中收到巡查人員上傳的信息和現場圖片,稱在橫港村南莊橋東南方向發現有冒煙點。執法隊員立即趕到現場后發現,一堆雜草及豆葉正在燃燒,執法隊員馬上拿起工具將火點撲滅。
這段時間,隨著秋收季節到來,秸稈焚燒“高發季”也隨之到來。記者從南湖區綜合行政執法局了解到,為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區域環境,提升城區空氣質量,南湖區已正式啟動秸稈焚燒嚴控模式。
“按照‘全面布控和重點防控’相結合的原則,我們重點加大高速公路、高鐵、機場等重點區域和傍晚、雨前、收割高峰等重點時段的巡查力度?!眳^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管控秸稈焚燒工作還充分借助科技力量,強化秸稈綜合利用,真正實現標本兼治。
除了像新豐中隊利用微信群及時上報冒煙點這樣的方式外,今年,各中隊紛紛借助各網格化管理平臺力量,延伸執法觸角,積極探索“互聯網+”模式,利用“天眼”等科技手段,真正做到“早發現早制止”。
同時,充分發揮“四個平臺”作用,強化與各鎮、街道農經站、環保等部門的協作機制。一方面,聯合農經、環保部門成立區級層面督查小組建立每日巡查機制;另一方面,在局機關增設5個強化督查組,對各鄉鎮開展重點督查。據統計,今年初以來已累計開展督查18次,發現問題40余處,均第一時間進行制止。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南湖區還進一步強化對秸稈的綜合利用。在扎實推進秸稈還田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能源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多途徑利用,鼓勵和引導秸稈綜合利用。
“我們在前期的宣傳過程中,就積極倡導創新秸稈利用方式,主動提供咨詢為村民給出參考,并結合在巡查中發現的優質綜合利用方式,積極向外界推廣宣傳?!痹撠撠熑苏f,比如,執法人員在余新鎮秸稈禁燒巡查過程中發現,有農戶將直接翻耕還田后的秸稈作為養殖龍蝦的飼料,在實現農業生態循環的同時,也從源頭上杜絕了秸稈焚燒的環境污染。
此外,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還通過發放資料、公開信、入戶宣傳、廣播宣講、懸掛橫幅等方式,著力宣傳環境質量保障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秸稈綜合利用的相關政策規定,擴大禁燒知識覆蓋面。據統計,截至目前,共計發放《給村民群眾的一封公開信》700余份,懸掛禁燒橫幅近50條,農民信箱點對點發送短信2萬余條次。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