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熙熙攘攘的動車站南側,今年突然冒出一塊上萬平方米的八級梯田濕地,而原先,這里是一片垃圾場。濕地之變,折射出一個決心——“海南的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差!必須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堅決態度堅持不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只能更好,前提是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2015年以來,海南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確定將全省陸域面積的1/3、中部生態核心區陸域面積六成以上,劃為生態保護紅線區域。
該有濕地的地方就修復濕地,該是植物天堂就應尊重自然。海南決定,5年內對生態環境脆弱的核心區,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三大源頭和水源保護地、公益林保護區、熱帶雨林保護區、地質災害易發區的居民實施生態搬遷。
生態只能更好,最大保障是法治護航。縱貫南北的美舍河是海口的母親河。今年9月《海口市美舍河保護管理規定》出臺,規范保護范圍、內容和有關法律責任,開海南立法保護城市內河的先河。
生態只能更好,最終靠完善制度建設。海南中部生態核心保護區早在2014年就已取消GDP考核,今年召開的海南省委七屆二次全會決定將此經驗在全省逐步推開,引導干部“樹立新型政績觀”。此外,海南還劃出操作性極強的“硬杠杠”,如“永久停止中部生態核心區開發新建外銷房地產項目”等。
海南省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海南要立足中央對海南的戰略定位,因地制宜大膽探索,標本兼治以求長效,盡快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