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早上,嵊州市金庭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求均平穿上雨衣,匆匆趕往金庭江巡河。“下了幾天雨,上游的漂浮物容易沖下來,一旦等水位降低,江上的攔水壩就會成為‘垃圾壩’。”求均平說,作為金庭江的鎮級河長,履行好河長職責,保護好這一江清流,就是用實際舉措踐行十九大精神。
金庭江全長12.5公里,沿線有9條大小支流,流經3個行政村9個自然村。記者隨求均平走在江邊,江風拂面,放眼望去,碧波蕩漾。經過幾年的整治,鎮里關停了所有污染企業,現在已不見養殖場、違法建筑,留下的是清清的河水和沿岸如畫的風景。
從金庭江濟渡村段開始,求均平一路巡河一路介紹。金庭江一共有7個攔水壩,從最上游到最下游,落差將近50米,攔水壩容易滯留垃圾。以前一到桃形李盛產季節,農戶們還習慣把腐爛的桃形李直接倒入江中。如今每個村、每個銷售點都安放垃圾桶,對垃圾統一回收填埋。
求均平說,今年以來鎮里對岸上種植的桃形李等作物采取“工程梯田+生物套種”的水土保持方法,河長制也由一級河長、二級河長及村級河段長層層把關,防控農業面源污染和生活面源污染。
“金庭江水好,‘五水共治’后河道水質更佳,但還是有村民習慣在河里洗衣洗菜。”求均平說,鎮里正在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建立河道保潔員隊伍,希望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后,大家愛河護河意識能進一步增強。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提升生態系統的質量和穩定性。”求均平說,鎮里今后治水就是要以此為指引,一以貫之執行水岸同治的原則,完善監督管理體制,鞏固提升治水成效,不斷改善生態環境,提升金庭江畔群眾的幸福感。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