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社區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公租房小區,外來人口多、人員結構復雜、流動性大的特性給社區垃圾分類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難度。經常是一批居民剛剛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就搬走了,新的居民入住又開始重新培養分類習慣。俞鵬程自2016年參加社區工作以來,一直承擔起了社區的城管條線工作,垃圾分類也成為了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俞鵬程從以下幾點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為了養成居民垃圾分類的習慣,提高轄區居民垃圾分類的正確率,俞鵬程聯合物業將園區內79處單元門口的垃圾投放點刪減至12個垃圾集中投放點和3個誤時投放點,并安排垃圾分類督導員在投放時間現場指導居民進行正確垃圾分類,科普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為了增強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他結合社區日常工作,將社區訂制的垃圾分類桶通過日常走訪工作送到了轄區內4693戶居民及72家商戶手上,同時成立了一個囊括了物業、垃圾分類督導員、志愿者等在內的垃圾分類微信群。每天不定時的在小區內查看各處垃圾投放點的垃圾分類情況,將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到垃圾分類工作群中,督促物業及時整改。提高居民分類意識以實際行動指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幫助居民習慣養成。
為了持續有效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他積極通過“自學+集中學”的模式,不斷更新自己的垃圾分類知識儲備,以更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應對工作中的各種情況,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日常的垃圾分類宣傳工作中,小區主要出入口、單元口的宣傳欄都成為宣傳垃圾分類知識的主戰場,而面向年輕居民,則更多地是通過發送科普短信,推送社區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推送垃圾分類知識,將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做到無死角、全覆蓋。
為了在社區營造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在每日早晚的垃圾投放高峰通過廣播提醒、人員巡查等方式,增強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提高垃圾分類正確率。
垃圾分類是一項系統工程,長期工作,更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亞運會馬上要來了,作為一名沖在前線的垃圾分類專管員,也作為一名垃圾分類的踐行者,俞鵬程希望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讓綠色環保的理念深入到每個居民的心中,為打造綠色杭州的金名片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