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天藍,一直是杭州環境治理的目標。作為每年的成績單,杭州環境狀況公報尤為引人關注,今年的如約而至,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2018年,杭州市區空氣優良天數269天;PM2.5濃度年均值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
全市92.3%的地表水市控以上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同比上升3.8個百分點;西湖、千島湖、錢塘江、苕溪、西溪濕地等重要生態環境功能區得到較好保護;
全市聲、輻射、固廢等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2018年,杭州市連續第四年榮獲美麗浙江考核優秀,連續第三年榮獲全省治水最高獎“大禹鼎”。
基本實現水清
西湖千島湖錢塘江苕溪成績優秀
水清,杭州已基本實現。
公報顯示,全市水環境質量狀況優,同比穩中有升——
西湖水質狀況為優,平均透明度為1.36米。湖區內監測點位水質均達到Ⅲ類及以上水質標準;
千島湖水質狀況為優,平均透明度為4.50米。出境監測點位水質達到I類水質標準;
錢塘江水質狀況為優,水環境功能達標率為100%,干、支流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比例為100%;
苕溪水質狀況為優,水環境功能達標率為100%,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的比例為100%;
運河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水環境功能達標率為83.3%,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的比例為66.7%;
城市河道水質狀況為良好,水環境功能達標率為87.5%,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的比例為75.0%。
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狀況優,12個國控飲用水水源地點位水質達標率均為100%,與去年同期持平,水質保持穩定。
臭氧成主要污染物
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269天
如今,大家要特別關注一個主要污染物是臭氧。夏天,是它的活躍季節。臭氧是機動車或化工廠等排放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氣中經光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陽光是臭氧污染加劇的直接推手,陽光越強,臭氧就越多。
公報顯示,杭州市區(八城區,不包括富陽區和臨安區,下同)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與2017年相比下降9.1%;
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與2017年相比下降4.4%;
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為68微克/立方米,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與2017年相比下降5.6%;
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超出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0.14倍,與2017年相比下降11.1%;
臭氧(O3)超標天數為59天,與2017年相比增加7天;
全年杭州市區(八城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269天,優良率為73.7%。
全年杭州市區(八城區)PM2.5達標天數332天,達標率91.0%,較2017年達標天數增加9天;
其余5個區、縣(市)(即富陽區、臨安區、桐廬縣、淳安縣和建德市)全年的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分別為328天、324天、328天、331天和346天,優良率分別為90.6%、88.8%、89.9%、92.7%和94.8%, PM2.5年均濃度分別為36、37、36、26、28微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