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溪濕地博物館,姆蘇亞女士一行饒有興趣地聽取介紹
“杭州綠色生態保護,樹立了很好的典范,環保工作的多樣性和主動性讓人難以忘懷。”昨日,以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聯合國環境署代理執行主任喬伊斯·姆蘇亞為首的聯合國環境署代表團,先后走訪了杭州西溪濕地博物館、三基魚塘、杭州市競舟小學等體驗點,一幅幅根植于杭州人生活中的綠色環保畫卷次第展開,國際專家學者們紛紛表示贊許。
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千頃蒹葭十里洲,水清岸綠西溪美。在西溪濕地博物館,姆蘇亞女士一行多次駐足,認真聽取濕地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講解。
西溪濕地是罕見的城市次生濕地,從2005年開始,經過14年的探索,西溪濕地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路,讓聯合國環境署嘉賓贊嘆不已。
這里曾滿目瘡痍,大片濕地被蠶食,養殖業帶來高污染,到處臭烘烘。但現在,呈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片濕地夏日明媚風光。
姆蘇亞女士一行坐上電瓶船,穿行在西溪濕地公園的水巷中,蕩漾起一圈圈漣漪。不遠處的水面上,不時有幾只水鳥鉆進水里捕食魚蝦,幾只灰喜鵲掠過水面,劃出一道道弧線。碧波中,草魚、鰱魚自在地游來游去。在三基魚塘,外國嘉賓饒有興趣地聽取良性循環生態系統,在這里,桑、蠶、魚、泥互相依存、互相促進。
“西溪濕地目前共有鳥類181種、植物696種,魚類56種……”當姆蘇亞女士聽到這一串數字,豎起了大拇指:“杭州在綠色環保方面所做的努力,真是印象深刻,西溪濕地對環境的保護實在是太贊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杭州的綠色出行讓嘉賓印象深刻
在考察中,不少嘉賓都為杭州的綠色出行點贊。在西溪濕地,嘉賓所乘坐的游船是電動船,馬力輕,無污染,但事實上,綠色出行從嘉賓登上接送車時,就已將環保理念注入。
聯合國環境署亞太區域主任德欽茨仁,從包里摸出了一張公交卡,向記者展示。她解釋:“這是我在杭州的收獲,收獲的不僅僅是一張公交卡,更是杭州大力開展純電動新能源客車的經驗。”
這些天,往返于酒店和會場之間接送嘉賓的新能源公交車,也讓德欽茨仁女士印象深刻,工作人員告訴她:“早在幾年前,杭州就開始大力倡導純電動新能源客車,去掉汽車后面的‘黑尾巴’。以12米車型的純電動車為例,每百公里耗電量約80度(千瓦時)左右。同時,在污染物排放上,純電動實現了零排放、無污染,對環境的改變,力量不容小視。”
德欽茨仁贊嘆:“杭州這樣的公交車車況非常好,高效,干凈,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環保理念根植在每位小朋友心里
在此次考察中,嘉賓們來到杭州市競舟小學,與學生們進行了互動。
在競舟小學的生態池,這是孩子們了解水生態鏈,改善小環境水質的實驗地,學生們條理清晰地向聯合國環境署的嘉賓介紹他們的課題研究,聯合國環境署新聞司司長內森薩巴聽了頻頻點頭。
而在大禮堂內,一場集結了創意小發明展示,讓嘉賓們領略了杭州孩子對綠色環保的理念探索。廢舊不銹鋼碗、玻璃片、啤酒瓶,在孩子們的手中,成了可以發出悅耳曲目的樂器,姆蘇亞女士與孩子共同演奏了一曲《歡樂頌》;一張廢紙,一雙巧手,成了栩栩如生的恐龍,內森薩巴先生拿起相機,按下快門拍下這些藝術品;六年級學生邵杭制作的作品非常大,分外顯眼,這是一個廢水循環裝置,有著三層過濾設計,能濾去水中雜質,比如家中的淘米水經過這樣的過濾,就可以成為清水,再次使用。嘉賓們豎起大拇指,稱贊有創意。
姆蘇亞女士贊嘆:“杭州在環保方面樹立了非常好的典范,綠色環保無所不在。孩子們的作品這么優秀,從杭州的孩子教育中,我看到了這里將會出現很多未來的專業環保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