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近年來,臭氧已成為影響夏季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6月15日,由紹興市生態環境局、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政府主辦的臭氧污染防治專家研討會召開。
去年以來,隨著空氣質量達標進位行動的開展,紹興市空氣質量改善取得明顯成效。2019年,紹興市優良天數比例達86%,PM2.5平均濃度降至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改善率居全省第四位;截至今年5月底,PM2.5平均濃度降到了30微克/立方米,創同期歷史最佳。
盡管空氣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但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紹興市政府副秘書長施新民施新民表示,大氣治理工作仍然任重道遠。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紹興市已出現的17個污染天氣中,臭氧污染就占了16天。夏季的臭氧污染,已成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攔路虎”。
在充分了解紹興市臭氧污染現狀后,國內多位專家、學者分別從臭氧生成的機理及氣象影響因素、臭氧及PM2.5來源、臭氧及VOCs治理、臭氧及前體物觀測、超站應用等方面進行的點評。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運法把VOCs(揮發性有機物)的治理比作感冒癥狀的治療,原因有許多,只有找到癥狀的根源,才能精準施策、對癥下藥。對此,他建議紹興市選擇企業、行業進行試點,從技術、工藝創新的角度剖析,讓環保理念貫穿企業、行業的發展。
對于傳統大氣治理存在科學性、精準性不足的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張遠航教授表示,多污染物協同治理、區域聯防聯控將有效提高大氣治理的質量和水平。此外,深度分析大氣污染的來源也將幫助把握城市大氣治理的重點與方向,在分析現狀的基礎上及時調整治理策略,以科學技術助力大氣污染治理。
“專家們的點評解說、把脈會診,為我們治氣特別是臭氧污染防治打開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強化科學治理、精準治理、協同治理通過量變推動質變,化解攻克臭氧等治氣問題,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全面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紹興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方林苗告訴記者。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