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1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婷 通訊員 朱智翔 程夢倩)金秋時節,走進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錦林佛手文化園,郁郁蔥蔥的佛手田沾染著片片金黃,白墻黛瓦的徽派老宅與青楓紅葉交相輝映,小小動物村、野餐地間歡聲笑語盈盈不斷。
金東區打造出“百里桃花溪”生態美景
曾經臟亂環生的裸土荒地,如今變成了集美麗、文化、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網紅旅游地;曾經臟亂差的養豬場,如今花團錦簇的美花園;曾經人煙稀少的山頭村落,如今賓客如云的休旅佳地……
這樣的蝶變,在金東處處可見。金東正持續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路,源源不斷地催生著鄉村美麗蝶變。
以獎代補,整治畜禽養殖污染
多年的大量無序養殖,讓金東區源東鄉環境已無法承載。發源于源東鄉的金東區最大河流——孝順溪,成了市里有名的黑臭河。“桃花開時,有人專門編了句順口溜,叫‘山上桃花紅艷艷,山下蒼蠅黑壓壓’,誰來誰是傻瓜。”村民金鑫方回憶道。
2014年,浙江“五水共治”戰役在金華打響,源東成了現場會參觀點之一。“親戚不敢來、游客不愿來,與會領導掩鼻子參觀,我們臉上火辣辣的。”源東鄉黨委書記喬家友說,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模式,已經不能再繼續了。
金東區澧浦鎮
于是,源東鄉成了金東治水的主戰場。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源東鄉和相關部門聯合組建了10個工作組,按照“源頭治污、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生態修復”的思路,分段落實了具體責任人和具體要求,全流域開展治理。
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提振了干部群眾治水的信心和士氣,帶動了面上治水工作的開展。
2014年,金東區委、區政府投入1.83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全區畜禽面源污染整治。2015年,全區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深化實施畜禽養殖污染整治。
持續的治水攻堅,革除了工業化進程中殘留的沉頑疾,撫平了落后生產方式造成的滿目瘡痍,金東迎來一場脫胎換骨的蛻變。到2017年底,金東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基本消除劣Ⅴ類小微水體。
構建特點鮮明、功能突出的城鎮森林體系
如今,綠色已經成為金東的底色,小區庭院、道路兩旁、河流兩岸、田間地頭、房前屋后滿眼綠色、生機盎然。每逢周末,都有不少市民選擇來到金東,或綠道騎行,或游園采摘,零距離感受田園風光。
“以前城里人才擁有的公園,現在我們家門口就是。”在金東區塘雅鎮塘雅村村民葛桂芳看來,集鎮入口新建的綠地是最值得拿出來“炫耀”的。
塘雅鎮因地處金東中部,集鎮建設相對滯后,綠化美化對當地居民來說幾乎是一種奢望。2014年以來,鎮黨委政府下決心改變集鎮落后面貌,在金義快速路至塘雅集鎮入口段,鋪起了一片綠油油的草坪,中間還有鵝卵石砌成的小路、石頭搭建的凳子。
金東區源東鄉
無獨有偶。2012年,澧浦鎮率先開展省級森林城鎮創建工作,綠化景觀建設別具一格,在周圍小區高樓的映襯下,顯得十分現代化。2013年,多湖街道和曹宅鎮緊隨其后,開展城鎮綠地建設,構建特點鮮明、功能突出、文化氛圍深厚的城鎮森林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協調,滿足城鎮可持續發展。
隨著森林城鎮創建工作深入和一個個綠化重點工程完工,各鄉鎮(街道)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綠化工程建設,金東的綠色村鎮越來越多,基本形成了以山河森林為主體,以村鎮、苗木綠地為延伸,以森林水岸、森林通道、田間林網為廊道的城鄉一體、功能完備的森林生態系統。
美麗產業助力村強民富
金華花卉生態示范園位于金東區澄浦鎮,以花卉交易為核心,融合觀光旅游、科技研發等元素,不僅帶動了傳統綠化苗木產業向精品花木、苗木、造型盆景多元化轉型升級,也促進了花農、苗農致富增收。
花木產業奠定了金東厚實的“綠色家底”,也為當地農民帶來了豐厚的生態紅利。源東鄉半壟村曾是畜禽養殖主要集中地之一。“五水共治”工作開展以來,金東積極引導農民農業轉型,在半壟村及周邊謀劃打造了“花花世界”項目,培育了百合采摘園、牡丹園、金線蓮和多肉種植基地,促進傳統養殖業向種植業轉型,并興起“賞花經濟”,加快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進一步提升花卉業種植效益,花卉產業已成為當地主導產業之一。
季季有花,月月有果,不少花海景點頻現“網紅”,金東特色蔬果也成為市民餐桌常客。在桃紅、梨白、菜花黃的掩映下,金東農家民宿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帶動著鄉村旅游的繁榮。
今美于昨,明日復勝于今。金東區還將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文化創意、特色產業街、現代民宿、運動休閑等美麗經濟形態,形成新的產業帶、新的經濟增長點,把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之路越走越寬,繼續書寫著與綠色同行、與自然共贏的生態篇章。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