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8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謝偉勇)“沈老師家的垃圾分類做得這么好,有時間得給大伙上個課,傳授傳授經驗。”8月2日上午,在檢查完垃圾分類情況后,德清縣新安鎮新橋村黨支部書記沈文松笑著向村民沈芳琴說道。
對養殖戶的有害垃圾進行精準回收
今年70多歲的沈芳琴,是一名退休教師。自從村里開展垃圾分類之后,沈芳琴在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的指導下學起了垃圾分類。“那還不是你們指導得好。”沈芳琴說,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現在越來越多的村民和她一樣自覺做到了垃圾分類。
正如沈芳琴所言,新橋村現有村民546戶,垃圾分類率已達到80%以上。沈文松向記者說出了其中的訣竅。“‘網格+志愿者’是我們順利推進垃圾分類的模式之一。”沈文松說,他們將全村劃分成了五個片區,以村書記為組長全面負責網格管理,村干部為各個網格長分片包干。同時,動員全村55名黨員和組建21名“桶嫂”志愿者負責垃圾分類指導工作。
不僅如此,新橋村結合全村90%以上農田用于水產養殖的情況,設置了農村有害垃圾回收運輸路線,將134座養殖戶生產管理用房全部納入垃圾回收運輸路線,對養殖戶的有害垃圾進行精準回收,打造了適合水產養殖村的“產業垃圾”回收模式。
設置農村有害垃圾回收運輸路線
此外,新橋村還建立了垃圾分類的長效管理機制和激勵機制,實行“定人定車定桶定點”制度,進一步明確責任。同時,垃圾收集員會根據每日垃圾收集的情況進行打分,每季度評選21位“垃圾分類小能手”給予一次免費體檢的獎勵,年度積分排行榜前三的農戶還能獲得價值2000元的醫療包一個。居民還可憑垃圾分類積分在垃圾分類兌換點兌換生活用品。
新安鎮有關負責人表示,以新橋村為試點,探索實施‘產業垃圾’的收集和運輸,總結經驗做法,在全鎮范圍推廣實施。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有助于提高農村群眾生活環境水平,助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