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化學化工實驗室是高校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科研工作的不斷深入,實驗室化學試劑的用量和廢棄物的產生量的迅速增長,高校實驗室也成為了“危險廢棄物”的主要來源之一。
9月18日省政協常委、人資環委副主任,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張潤生一行,前往浙江工學大學朝暉校區開展專題調研,現場考察了實驗室廢棄物暫存及預處理實驗室。
據介紹,該實驗室用于處理大部分實驗廢液和廢瓶,同時還可作為環境類師生的教學實踐基地和科研實驗室。實驗室工藝流程主要采用酸堿中和、微電解、沉淀等冷處理方式,不采用高溫、高壓等熱處理方式,處理后的廢液達標排放,安全性較高,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截至目前,已處置實驗室廢液15噸。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浙江工業大學副校長陳建孟、浙江工業大學藥學院院長蘇為科、浙江工業大學實驗室與資產管理處處長陳小鴻,就該校危險廢棄物處置的現狀、目前存在哪些問題進行了介紹。
“我校由于實驗類型方向多,具有危險廢棄物品種單一,但每個品種量相對較少的特點,不像工礦企業,品種單一且數量教導,也因此危險廢棄物接受單位不大愿意處置。”陳小鴻說道。與此同時,還存在危險廢棄物囤積數量較大、處置成本越來越高、實驗室廢瓶清洗后無法資源化回收等問題。
隨后的交流談論中,調研組就浙江工業大學危險廢棄物的管控辦法,危險廢棄物未來的處置方向進行了交流討論。
據悉,該校以“分類收集、定點回收”為原則,于2017年12月啟用新的危險廢棄物回收模式,將各實驗室原有的廢棄物收集集中容器更新為液體廢棄物收集容器和固體廢棄物專用回收框。此外,通過分類標簽,實現是實驗室廢棄物分類存放,并購置了實驗廢棄物轉運車,在每個星期二、星期五定點收集,實現專人專崗、定點定時回收轉運。
針對危險廢棄物固有存量逐年增多、處置成本越來越高等問題,調研組王旭和吳蘭委員提出增加水泥窯協同處置企業、實驗藥品生產廠家回收可利用廢棄包裝物、加強源頭控制從而減少危險廢棄物存量等建議。
張潤生表示,“強化危險廢物處置和管控”不僅是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一環,同時還涉及人才的培養、科技的創新、社會的發展,此次調研為接下來即將召開的“十二屆省政協第六次民生協商論壇”掌握了許多第一手資料和信息。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