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6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 通訊員 邵甜)在第47個世界環境日來臨前夕,浙江省環保廳于今天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7浙江省環境狀況公報》。記者從會議中獲悉,我省通過推進治水治氣治土、持續提升環境監管執法水平、不斷加強環保制度供給,全省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可以概括為三上升、兩下降、五個穩定向好。
新聞發布會現場
III類以上水超八成
劣V類斷面全面消除
浙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古往今來,這里的人們不斷探尋著治水之道。近年來,我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圍繞落實“水十條”目標任務,全面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而今,環顧浙江大地,江河容顏蝶變,河川日新月異。列入整治計劃的58個縣控以上劣V類水質斷面和16455個劣V類小微水體完成銷號,提前3年完成國家“水十條”下達的消劣任務。
據公報數據顯示,我省地表水環境質量總體良好,水質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III類標準的省控斷面占82.4%,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已全面消除。
在八大水系、運河和河網中,江河干流總體水質基本良好,其中錢塘江、曹娥江、椒江、甌江、飛云江、苕溪六個水系水質達到或優于III類水質標準,水質優良。湖泊水庫總體水質較好。全省145個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中,達到或優于III類水質斷面90.3%,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
全省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92個,個數達標率為93.4%,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11個設區城市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個數達標率為90.5%,同比持平。杭州、寧波、溫州、湖州、紹興、金華、衢州、舟山、臺州和麗水等10市的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
浙江省環保廳副廳長盧春中表示,以上幾個數據的提升,都是反映一個地方水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指標。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300天
PM2.5平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
良好的空氣質量,是一方山水最為重要的底色,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通過推進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機動車船污染防治、深化工業廢氣治理、強化城市煙塵廢氣整治、加強農村廢氣污染控制等舉措,我省的空氣質量得以進一步改善。
公報顯示,11個設區城市日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2.7%;PM2.5年均濃度平均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舟山、臺州和麗水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全省69個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90.0%,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平均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4%,其中有35個縣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總體而言,縣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好于上年。
近岸海域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穩定
酸雨污染有所改善 pH年均值為4.91
我省的“五水共治”已經行進到第五年,隨著《浙江省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實施方案》的發布,浙江的治水剿劣已正式向海洋進軍。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完成303個非法設置和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
公報數據顯示,我省近岸海域水體總體呈中度富營養化狀態。近岸海域中,一、二類海水占32.1%,與上年同比下降5.6個百分點;三類海水占16.8%,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四類和劣四類海水占51.1%,比例持平。
全省近岸海域海水類別分布
此外,全省酸雨污染比往年有所改善,降水pH年均值為4.91,同比上升0.03%(改善);酸雨率平均為62.6%,同比下降7.3個百分點。全省城市聲環境質量總體較好,11個設區城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為55.2分貝。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發布會現場,盧春中表示,總體來看,2017年全省水和大氣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生態環境質量的積極變化。
下一步,將按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暨中央環保督查浙江省整改工作推進會精神,大力實施生態文明示范創建行動計劃,持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示范區,為滿足群眾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兩個高水平”建設提供良好生態環境支撐。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