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精簡辦事流程,確定“最多跑一次”事項15大項;推進“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全面完成編制工作;主動服務企業,開啟“一站式”受理窗口……自我省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蘭溪環保打出了一系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組合拳”助力“最多跑一次”。
“一站式”受理窗口
記者從蘭溪市環保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共辦理投資項目“跑一次”事項191個,其中審批項目79個,零土地技改項目備案10個,登記表備案項目55個,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驗收47個。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是新建或變更項目運行的前置必要條件,為的是預防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根據省環保廳的流程要求,通過進一步精簡辦事流程,該市現有的環評審批申報材料已減少至4項,大大縮減了編制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此外,承諾辦理時限報告書已由原來的60天減少至5天,報告表由原來的30天減少至3天,比法定時間分別縮短了92%和90%,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礎上實現“加速跑”。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1月1日開始,蘭溪市所有編制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均實行網上備案,由建設單位業主根據項目類型自行在互聯網上進行操作,實現登記表備案“零上門”。據統計,截至目前共審批、備案項目環評144個,其中10個“零土地技改”項目和55個登記表項目環評全部在當天完成備案。
與此同時,蘭溪環保正深入推進“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工作。“‘區域環評+環境標準’改革是落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和‘最多跑一次’審批制度改革要求的重要舉措。可以破解環評審批的堵點、難點,讓更多的區域和企業享受環保審批改革紅利。”蘭溪市環保局行政審批科科長徐力向記者介紹道。
據了解,該市于今年6月份正式啟動改革工作,明確了蘭溪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塊(18.35平方公里)為一期改革區域,蘭溪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范圍內其他區域、省級旅游度假區蘭湖旅游度假區為二期改革區域,其他區域為三期改革區域。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區域環境+環境標準”是在高質量編制改革區域規劃環評,制定改革區域統一的項目準環境標準,編制改革區域環評審批負面清單的前提下,在全市范圍內推行免于環評手續、網上在線備案、降低環評等級、精簡環評內容、承諾備案管理、創新環保“三同時”管理等6項改革措施。
“改革實施后負面清單外的所有項目環評相應降低一個等級,并取消前置要求,剝離由市場主體自主決策的內容以及依法由其他部門負責的事項,實行并聯審批。環評降級后企業至少可以節省50%以上的環評編制費用,至少縮短一半以上的環評編制時間。”徐力介紹道。
截至目前,一期改革區域規劃環評已經編制完成,本月開始,將在蘭溪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塊進行實施,實施面積為18.35平方公里。接下來,待二期改革區域規劃環評審查通過后,“區域環境+環境標準”改革將在蘭溪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范圍內其他區域(130.1平方公里)、省級旅游度假區蘭湖旅游度假區全面推開。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