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次偶然機會,保健品銷售人員陳某通過微信、電話以幫忙要回買藥錢、打點銀行工作人員等理由,在持續一年多的時間里,一人分飾四角,合計騙取江蘇省蘇州市的徐老太90余萬元。近日,蘇州市相城區法院對陳某詐騙案開庭審理,當庭判處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十二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退賠被害人徐老太人民幣92萬余元。
年過七旬的徐老太與糖尿病斗爭了三十年,一直靠藥物控制。近年來她服用某知名品牌的藥品,感覺藥效不錯,便陸續通過電話購物給自己買了1.6萬元左右的新藥。
2016年7月的一天,徐老太接到一個自稱北京健康之家醫院工作人員李某的電話,向其推薦保健品。言談中,李某感到徐老太十分信任自己,且言辭中透露出害怕自己電話購買的藥品可能是假的,他便順水推舟稱自己可以幫徐老太把買藥的錢追回來。徐老太聽后半信半疑,但還是同意對方幫忙追回“被騙”錢款。
不久,一個自稱健康之家醫院院長沈某的男子通過微信聯系到徐老太。沈某稱李某因為幫徐老太追回藥錢被人打擊報復現在昏迷不醒,追錢的事現在由他負責。得知李某因為自己的事被打,徐老太心里有些愧疚。
一直到2017年1月,徐老太又接到一條微信,微信上說:“我是沈某的女兒,我父親去世了,去世前交代我幫您追回您的錢。”此時的徐老太依然被蒙在鼓里,對這位“院長”感激不已。
之后,沈某的女兒提出要請相關銀行工作人員吃飯好早日幫徐老太匯款之類的理由向徐老太要錢,善良的徐老太絲毫沒有察覺自己上了套,就向對方提供的銀行賬號轉賬匯款。
“好戲”并沒有結束。很快,徐老太又接到沈某的女婿的電話,說沈某的女兒因為幫她辦事被銀行的人欺負了,他們那邊需要花錢。徐老太二話沒說,再次把錢存進了對方的銀行賬戶。
就這樣,對方以各種理由向徐老太要錢。直到2017年11月,徐老太前后幾十次向對方匯款,共計人民幣90余萬元。2017年11月26日,徐老太才意識到可能被騙,選擇報警。11月27日,蘇州市公安局相城分局對該案立案偵查,民警根據徐老太提供的犯罪嫌疑人微信及電話信息,通過技術手段,確定了犯罪嫌疑人姓名及住址,隨后,民警在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將犯罪嫌疑人陳某抓獲。
經查,被告人陳某系吉林永吉人,2016年,他在吉林的一家保健品公司當銷售期間,從公司獲得了一些客戶的姓名、電話等資料,徐老太就是其中之一。在向徐老太推銷保健品時,他無意中得知徐老太購買藥品的過程,就動了邪念。在和徐老太接觸的過程中,他發現徐老太十分相信他,公司解散后,因為身負賭債,不務正業的他仍盯住徐老太不放,編造各種“連環理由”對其進行詐騙。詐騙得來的錢被他揮霍一空。
2018年3月21日,公安機關將此案移送相城區檢察院審查起訴。在審查起訴期間,得知被害人徐老太因遭受巨額財產損失而陷入生活困境,檢察機關及時啟動刑事特困被害人司法救助機制對徐老太進行司法救助。4月28日,相城區檢察院以詐騙罪對陳某提起公訴。6月1日,經公開開庭審理,法院作出上述判決。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