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昨天報道的《“幾萬元買到金融機構實習”是騙局》引起廣泛關注。報道中涉及的平臺“金融小伙伴”昨天發表聲明,稱經過自查,承認在從公益向商業化嘗試的過程中走了一些彎路,在管理和運營方面確實存在疏漏,并提出整改措施。
近日,相關微博曝光的信息顯示,“金融小伙伴”的一些培訓機構,打著為實習生做求職指導的名義,實際上做著出售金融機構實習機會的買賣,涉及的金融機構等眾多,甚至包括一些知名的銀行和券商。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成規模的平臺并沒有赤裸裸地對實習機會明碼標價,而是熱衷于推出價格不菲的培訓套餐。
比如“金融小伙伴”曾向學員提供的4種不同檔次套餐,收費標準不等,其中課程及實訓(四周線下+兩周線下),報價11800元;線上精英學徒套餐(線上培訓+1對1遠程實習,可提供推薦信),報價15800元。還有需要私信詢價的尊享套餐和星耀套餐,包括課程及實訓+不限次數實習+兩年VIP+校招VIP等。有參與過計劃的學員透露,其客服曾明確表示,不保證實習的計劃收費1萬多元,而保證實習的計劃收費2萬多元。
事情曝光之后,多家金融機構已經發表官方聲明,表示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收費內推”行為,提醒大家通過官網等正規途徑應聘。而多位金融圈人士也向北青報記者表示,正規金融機構是不會招收費實習生的,廣大學子謹防上當受騙。
被曝光后,“金融小伙伴”曾發表聲明稱,“‘金融小伙伴’一直反對明碼標價買賣實習的行為,從來沒有向合作的金融機構進行過任何利益輸送。部分金融機構與‘金融小伙伴’開展線上宣講會等相關活動,純粹是信息層面的合作與推廣,旨在為不能親臨傳統線下宣講會現場的同學們提供一個了解企業和相關崗位的機會。”
而昨天本報《“幾萬元買到金融機構實習”是騙局》這一調查文章刊發后,“金融小伙伴”發布的聲明與之前那份完全不同,承認了自己的疏漏。
這份最新的聲明稱:“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些針對‘金融小伙伴’的相關質疑,對此我們高度重視,并進行了深刻反思和認真自查。經過自查,我們認為‘金融小伙伴’在從公益向商業化嘗試的過程中走了一些彎路,在管理和運營方面確實存在疏漏,‘金融小伙伴’再次向擔心我們的各界朋友深表歉意!”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這份聲明中,“金融小伙伴”提出三條整改措施:第一、回歸并確保“金融小伙伴”的公益屬性。今后,“金融小伙伴”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等平臺不再經營面向學生的商業化業務,并將繼續免費提供現有的公益服務。第二、全面停止“精英學徒計劃”。“金融小伙伴”保證未來業務不涉及容易引起誤導的“推薦實習”等內容。第三、確保求職信息透明化。“金融小伙伴”將繼續為廣大求職者收集、整理和刊登相關求職信息,并承諾求職信息公開、公正、透明。
“金融小伙伴”發表了上述聲明,如其他類似平臺有新的舉措,本報將繼續關注并追蹤報道。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