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市民蔣女士向記者反映,自己上個月去中國人民銀行寧波支行一樓大廳里辦理個人征信記錄時,被一個“陌生人”盯上,個人征信記錄被他瞄見,結果到了下午,手機微信里加了不少陌生微信號。蔣女士認為自己的征信記錄已被“陌生人”泄露出去,她向12363金融消費咨詢投訴熱線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在大廳內多張貼些提醒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對此,12363金融消費咨詢投訴熱線表示,建議不錯,已將情況反映上級。
“不速之客”奪征信記錄單
上月底,市民蔣女士為了辦理貸款,去中國人民銀行寧波支行一樓大廳辦理個人征信記錄,蔣女士在自助機上打印出個人征信記錄。
正要離去時,突然躥出一個“不速之客”,從蔣女士手中“抽”走征信記錄單,還邊看邊念叨“你會不會看記錄?”蔣女士頭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十分驚訝。
“你沒用公積金貸款,要辦什么業務?”“不速之客”裝模作樣地向蔣女士詢問起辦理征信記錄的用途,這下引起了她的警覺。“我迅速要求對方把記錄還給我,但他自顧自往前走,還不停地默記征信單上的信息。”蔣女士不停地要求對方將征信記錄歸還,但對方置之不理。
雙方僵持了一會兒,丈夫見蔣女士久而未歸,便進大廳找蔣女士。“不速之客”見蔣女士丈夫過來了,趕緊將征信記錄還給她。“歸還后,一聲不吭地躲在角落玩起手機游戲,再也不理會別人了。”蔣女士說。
在回家的路上,蔣女士的手機微信不斷跳出“請求添加好友”的提醒。打開手機一看,都是一群“陌生人”請求加好友,而其中一個的添加請求是“我是送錢來的。”
蔣女士意識到個人信息已被“不速之客”泄露出去。因此,她希望記者能核實一下,一樓大廳是否存在“不速之客”,專門泄露市民個人信息。
“不速之客”為貸款公司中介
21日,記者來到鄞州區江東北路附近的中國人民銀行寧波支行。
在大廳左側,有不少市民在排隊等候打印,記者也打印了一份。與蔣女士遭遇不同,記者在大廳內逗留了1個多小時,并未遇到“不速之客”。
這群“不速之客”到底是誰?蔣女士的信息泄露是否與此有關?
對此,有知情人告訴記者,蔣女士當天遇到的“不速之客”就是門口的貸款公司中介人員,信息泄露或與這些人有關。“當天可能有中介人員混進大廳里,伺機尋找目標‘偷看’市民個人信息,然后泄露給貸款公司。”
事后,蔣女士致電12363金融消費咨詢投訴熱線,建議在大廳內多設提醒告示,讓市民注意“不速之客”,以防信息泄露。熱線工作人員表示,他們覺得建議不錯,已經反映給上級。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