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一個訂單就能獲取你的個人信息 你的隱私“一毛不值”
2018-04-23 22:22:59 來源:浙江在線 編輯 馮一倫

  浙江在線杭州4月23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不用做飯、節省時間,外賣逐漸成為不少人“解決溫飽”的一個選擇。此前有調查稱,超六成人每周至少叫2次外賣。其中,公司和家是不少人在外賣APP上最常用的兩個地址,而要接收外賣,電話號碼也是必不可少。

  然而,有市民反映,因為在一外賣平臺訂過一次外賣,他所住的酒店地址、房間號碼、聯系電話等隱私信息被泄露。在享受便捷的同時,多少人意識到要保護隱私?

  你的隱私“一毛不值”

  用戶每訂一次外賣,就意味著要將自己的信息上傳一次。但這些隱私信息是否足夠安全?近日,有記者臥底多個“電話銷售”群發現,有賣家專門出售外賣訂餐客戶的信息。包括電話姓名、訂餐地址在內,每條信息的售價不到一毛錢。還有網絡運營公司借助軟件搜集用戶的訂餐信息,打包后倒賣給電話銷售公司,甚至還有一些外賣騎手也做起了客戶信息倒賣的“生意”。

  記者隨機在網上調查發現,在一些QQ群里,有人叫賣餓了么、百度外賣、美團等外賣平臺的客戶信息。而當你因為這些電話不堪其擾、提心吊膽的時候,那些販賣你信息的人可能僅僅是為了從中獲利1毛錢。

  其實,外賣個人信息被倒買倒賣的案例并不在少數。

  上海市長寧法院日前審結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案件,被告人羅某從網絡上購買了13萬余條公民個人信息,將其中部分用于盜刷“外賣首單”,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3000元,作案工具(筆記本電腦一臺)予以沒收。據羅某交代,他的“刷首單”行為主要是為了獲取優惠,而優惠基本都用于在“餓了么”平臺點外賣給自己吃。

  每月10元就能私人訂制個人信息

  日常生活中,你一定經常接到房產中介、小額貸款、保險理財、股票投資的騷擾電話。甚至其中有一些人可以在電話中準確地說出你的名字、消費記錄以及其他資料。

  你所有的隱私信息,包括開房記錄、名下資產、乘坐航班,甚至網吧上網記錄信息,只要有人付錢,就可以輕易被查到。這是否讓你不寒而栗?

  更讓人驚悚的是,在網絡黑產那兒,每月花費10元就能隨時定位某一個特定手機號,每月花費1000元可以隨時定位某些手機號。近日,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公安局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1名,涉案價值800多萬元。

  記者追蹤調查了解到,這一犯罪團伙買賣的公民個人信息,包括手機定位信息、物流信息、機主信息、電話查詢、學籍檔案、征信信息等六大類,已形成了一條網絡個人信息買賣的黑色產業鏈。

  據辦案民警介紹,由于高額經濟回報、較低犯罪門檻、較少犯罪成本,使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想出各種辦法盜取公民個人信息,形成了“分工專業”“配合高效”的黑色產業鏈。

  在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除了大批量販賣個人信息外,還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進行“私人訂制”。

  針對“客戶”不同需求,犯罪嫌疑人王某林推出了兩種不同的“套餐”。據他供述,一種套餐是每月10元,可以隨時定位某一個特定的手機號;另一種是每月1000元,可以隨時定位某些手機號。

  比如,“客戶”如果需要某人的家庭住址或者征信信息時,y就向“中間商”提出需求,然后“中間商”將這個需求提供給上線,上線通過冒充快遞公司、使用黑客技術非法侵入電腦系統等方式,獲取相關信息,再逐級加價出售,謀取非法利益。

  網絡消費,個人信息安全該如何保障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上購物、移動支付等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被收集倒賣等現象突出,侵害著消費者權益。

  個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指出,主要有三種原因:即擁有個人信息資料的商業機構被外部竊取或內部泄露;技術漏洞所致,造成用戶大量隱私內容曝光;用戶個人由于信息保管不當,被不法分子獲得等。

  那么,除了法律保障,消費者自身該如何防止信息泄露呢?記者梳理了一些資料供參考。

  例如,網購要謹防釣魚網站;妥善處置快遞單、車票、購物小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單據;不在社交媒體群聊中透露個人信息;慎重參加網上調查活動等。

  中國消費者協會此前發布提醒稱,不要隨意點擊短信中、網頁里的鏈接或浮動彈窗,不要輕易將個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證號、銀行卡號、家庭住址等)提供給他人,更不要輕易輸入動態驗證碼或轉告他人。

  北京市消協近日提醒消費者,使用手機APP時不要輕易同意獲取個人信息權限的要求,盡量避免在不熟悉的手機APP上輸入銀行賬號及密碼等重要個人信息。一旦個人信息遭到侵害,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

  “用戶在使用互聯網服務時,特別要注意“使用協議”或彈出的對話框等需要獲得授權的東西。”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建議,還要了解使用APP的基本功能,對于自己非常在乎的一些隱私信息,不輕易授權。

  (綜合中國新聞網、華西都市報、金羊網、新華社消息)


責任編輯: 孫璐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  "水韻江南 兩美浙江”——2017浙江“最美家鄉河”推選

    "水韻江南 兩美浙江”——2017浙江“最美家鄉河”推選

  •  中央環保督察即時報

    中央環保督察即時報

  • 1
  • 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