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上門,網店歡迎;要返回扣,業內常態;貨款秒付,良心買家。一朝上當才驀然發現,這是——危險的“大客戶”
漫畫 姚雯
冒充單位采購人員,通過網絡尋找淘寶、京東等網上賣家作為詐騙目標,謊稱所屬企事業單位需大批量采購商品,可以在商品原有價格的基礎上多向賣家打一部分錢作為“回扣”,以利相誘獲取賣家信任后,通過技術手段向賣家發送虛假銀行匯款短信,讓賣家誤認為已經收到對方打來的貨款,便將“回扣”打到指定銀行賬戶上。憑著這一騙術,劉海楠等人把“生意”做得很成功。
11月16日,由山東省膠州市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劉海楠等9人電信詐騙一案公開宣判。膠州市法院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劉海楠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4萬元;其他8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至有期徒刑三年零十個月不等,并處罰金。
兩個要點
多掏貨款要求回扣業內常見,銀行入賬短信幾可亂真
2015年11月1日,對廣東一家企業的銷售人員李波(化名)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天。他正為自己所負責的網絡銷售業務業績不佳而愁眉緊鎖,眼看年終將至,期待的業務量仍然遙不可及。再不謀求突破的話,年終獎怕是一分都拿不到了。當天上午,李波掛在淘寶網店上的QQ號碼被人呼叫,李波仿佛第一時間看到了商機,心中祈求這是個大客戶,能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居然想什么來什么,一個網名叫“傲視狂龍”的男子加了李波為QQ好友,兩人只聊了短短十分鐘,李波就有撥云見日之感。這位“傲視狂龍”聲稱要購買李波網店里的商品,大概要買十幾批不同的品種,量也不小。但聊天中,“傲視狂龍”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想在購買商品時多付貨款,等李波收到銀行收款通知后,將多余的貨款作為回扣轉回男子的個人賬戶。李波對此很是理解,畢竟這種方式在業內很常見,況且也不需要多費心,舉手之勞而已。
雙方一拍即合。在“傲視狂龍”下單后不到五分鐘,李波的手機就收到所綁定建設銀行卡的入賬短信,發件人為95566,短信內容是一筆3200元的匯款已到賬。為了抓牢這一“大客戶”資源,李波想表現得更積極更有誠意,在看到銀行到賬短信之后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里,就按照約定將對方多付的1295元轉賬至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
11月2日,“傲視狂龍”又聯系李波,說這次計劃購買1641元的商品。隨后,李波手機短信提醒綁定銀行卡入賬3000元,李波按照約定將多支付的1359元轉賬至“傲視狂龍”提供的銀行賬戶。
就這樣,短短四天時間,“傲視狂龍”先后十余次從李波的網店里購買不同的商品,銷售額近10萬元,李波也在每次收到建設銀行95566發送的入賬短信后,第一時間將對方多給的貨款轉回,共計將近2萬元。同時,李波每次收到入賬短信還及時通知公司倉庫將對方所購貨物通過快遞渠道發往其指定的收貨地址。
“當時真沒多想,就覺得對方多支付給我貨款,多余的部分作為提成或者回扣返還給對方是應該的。行業內這種事情很普遍,以前也遇到過。而且那些匯款入賬短信確實顯示是建設銀行發送的,沒有帶前綴或者其他來歷不明的數字,也沒有其他可疑鏈接,跟以往我收到的銀行短信一模一樣,讓我從頭到尾一點疑心都沒起過。”回想當時的情況,李波痛心疾首,感嘆自己警惕性不高。
一張法網
檢察機關補充15名被害人,鎖定各嫌疑人入伙時間
一連幾天,李波正為自己業績上的突飛猛進歡欣鼓舞,一個晴天霹靂打了過來——公司查賬時發現,李波促成的業績貨款根本沒有到賬,而快遞公司隨即發來通知,由李波聯系發出的貨物因為到貨地址查無其人而無法交付。李波趕緊進入自己的網絡銷售平臺,試圖聯系“傲視狂龍”,對方頭像是灰的,撥打其留下的手機號碼,提示已經關機。直覺告訴李波,自己被騙了。
沒過多久,同樣的故事在江蘇省揚州市的何剛(化名)身上再度上演。何剛所在公司是賣兒童智能手表的,為擴大銷量,公司在淘寶上開了一家網店,何剛是該網店銷售業務的負責人。
2016年1月30日,一個客戶通過何剛在網店上的阿里旺旺聊天軟件聯系何剛,稱要購買15塊兒童智能手表,總共支付3500元貨款,超出實際貨款部分的1595元需要何剛作為傭金返還,可以先收貨款再付傭金。十分鐘后,何剛的手機收到所綁定的郵政儲蓄銀行發來的信息,顯示發信人是95580,內容是告知其銀行賬戶入賬3500元。何剛馬上通過微信將1595元傭金轉賬給該客戶。
過了不到一個小時,該客戶又聯系何剛,要求再買10塊兒童手表。何剛很快收到郵政儲蓄銀行入賬3700元的短信,但他當時另外有事情在忙,沒能及時將傭金通過微信轉賬。對方一直催促,引起何剛的懷疑,遂登錄郵政儲蓄銀行網上銀行查看自己的賬戶,沒看到有3700元貨款入賬,之前那筆3500元的匯款也不存在。打電話給對方,對方不接電話,微信也被拉黑,何剛立即報警。
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廣東廣州、浙江金華、湖南長沙、陜西西安等幾十個地方均有被害群眾報案,行騙手段如出一轍。報案信息顯示,有多家網店經營者被虛假的銀行短信蒙蔽,根據短信轉賬數額,將多余的貨款返還買家,但雙方從未碰面。該案涉案人數多,犯罪手段隱蔽,涉案金額較大,各地公安機關高度重視,一張跨省專項行動的大網由此拉開。
2016年8月11日,經過長達數月的跨省追蹤和技術鎖定,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與膠州市公安局密切配合,在膠州市李哥莊鎮將涉嫌詐騙犯罪的團伙成員吳少華抓獲歸案。到案后,吳少華如實供述了以劉海楠為首的9人電信詐騙團伙在網絡上行騙的犯罪事實。
9月28日,隨著劉海楠詐騙團伙最后一名成員落網,該案成功告破。
2016年11月15日,膠州市公安局以劉海楠等人涉嫌詐騙罪將該案移送膠州市檢察院審查起訴。
因該案涉案地域廣大、取證困難,公安機關在審查起訴時只移送了15名被害人被詐騙的事實。辦案檢察官在審查案件過程中發現,另有部分被害人是用微信或者支付寶轉的賬,可以通過旺旺、微信等方式聯系上他們,獲取到更多證據。辦案檢察官與案件偵查人員反復溝通,促使其采取網絡聯系及協查等措施,又補充了15名被害人的相關材料,涉案數額增至14萬余元。
另一個難題是,該案為團伙作案,有幾名犯罪嫌疑人加入團伙的時間尚不確定。辦案檢察官仔細研究案卷后發現,他們作案之余喜歡在犯罪地點附近的網吧上網,便聯系公安局網警大隊,掌握了他們的上網痕跡,進而查實其入伙時間,確定了各人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為準確定罪量刑提供了重要依據。
九人團伙
工資按“業績”的30%提成發放,騙的錢越多賺的就越多
在看守所,記者見到了劉海楠。他生于1989年,看上去年輕干練。初二就輟學外出打工的他,經歷比同齡人要豐富許多。他學過數控、美發,做過服務員,但都因為嫌工作辛苦薪酬低難以持久。在外漂泊久了,面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劉海楠漸漸迷失,開始沉迷網上賭博,之后越發感覺手頭緊,便動起歪心思,想找點來錢容易的勾當。
劉海楠在哈爾濱學到了在網上詐騙淘寶賣家的方法,然后回到膠州市李哥莊鎮,購買了4臺電腦,安裝好網絡,做足前期準備。之后,他到城陽汽車北站以誠聘游戲代練為名貼廣告招人。郭某等8人陸續加入,劉海楠向他們講授如何行騙、如何操作發送虛假銀行短信。劉海楠制定了“工作規程”,負責發放固定工資,還管吃管住。
劉海楠是“老板”,年紀又最大,團伙里那些“90后”們都叫他“楠哥”。明知道“楠哥”組織進行的是詐騙活動,這些年輕人卻從沒想過退出,反而因為低投入高回報的誘惑踴躍參與,明確分工,多次多地行騙。
“我們在淘寶、阿里巴巴等購物網站上,通過網站自有的聊天工具與賣家聊天,假裝要買東西。我們會說自己是中間方,專門為別家批量采購,可以讓購買方多付款,我們自己掙回扣。對方同意后,我們就要來對方的銀行卡號、賬戶名及手機號,通過網銀發送假的匯款入賬短信,讓對方誤以為收到錢了。對方一般都會很快把回扣款轉到我們指定的銀行卡里?!痹诳词厮瑒⒑i鎸k案檢察官,如實供述了犯罪事實。
被問及如何操作發送虛假的銀行收款短信時,劉海楠解釋說:“我們會登錄對方賬戶所在銀行的網銀進行匯款操作。但在匯款的時候,故意打錯收款人的賬號,只要保證后4位數是對的就行。然后輸入賣家提供的手機號,選上‘短信通知收款人’,就行了?!?/p>
回憶自己的所作所為,最先歸案的吳少華悔不當初,“2016年3月8日,我從煙臺到膠州找彭修東(本案被告人之一),想尋門路打工。他帶我去李哥莊鎮聯誼新家園小區,認識了‘楠哥’一幫人。他們告訴我怎么個干法,當時我就知道這是騙人的事??晌矣X得掙錢挺多也很輕松,就留下來干了?!纭俏覀冞@些人的老板,他負責給我們發工資,工資按照我們騙別人錢的30%提成發放,騙的錢越多賺的就越多?!?/p>
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劉海楠團伙9個年輕人卻因為好逸惡勞,滋生惡念,脫離人生正常的軌道,最終受到法律的嚴懲。面對法庭莊嚴的審判,那一張張尚帶稚氣的臉龐無一不現出悔恨之色。旁聽席上傳出家長們壓抑痛苦的啜泣聲,聽得記者都感到陣陣揪心。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