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在日本國內的材料行業,東麗是屈指可數的高收益企業,但該公司篡改品產品數據一事28日被曝光。濫用與客戶的交易慣例的做法與此前曝出類似丑聞的神戶制鋼所和三菱材料如出一轍。日本材料行業一直宣傳其“高品質”,并支撐起日本產品制造的基礎,而接二連三的違規行為或進一步加深外界對日本材料行業的質疑。
發生違規行為的是東麗旗下子公司Toray Hybrid Cord。該公司對被稱為“輪胎簾布”的加強輪胎強度的材料,篡改了相關品質數據。在檢測中,盡管這種輪胎加強材料的強度的“強力”顯示為258牛頓,但卻被篡改為與客戶簽約的260牛頓。東麗解釋稱,這是不到1%的“微小誤差”。
報道稱,此次東麗的做法也濫用了如有客戶同意、可供應不符合標準的產品的“特別采用”制度。在Toray Hybrid Cord,2008年就任的品質保證室室長及其后任連續兩任,篡改了汽車用輪胎和輪帶的加強材料的品質數據。
東麗方面稱,判斷認為品質誤差“很微小,沒有問題”。在法律和安全性上沒有問題,客戶也沒有提出投訴,因此持續供貨。
該公司社長鈴木信博表示,“省去了不合規產品出現時征求客戶同意的麻煩”,由于過度重視交貨期和成本,忽視了對客戶的說明以及在制造一線改善品質的努力。
報道指出,2008年以后,由于雷曼危機、日元升值和東日本大地震導致的能源費暴漲等,日本國內各汽車企業日益要求零部件廠商削減成本。各材料廠商也為維持交易,濫用了“特別采用”制度,以蒙混過關。
東麗自發現問題過去約1年零4個月才宣布消息。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東麗是)經團連會長的出身母體。在整個產業界共享調查結果、避免同樣案例再次發生非常重要”,敦促產業界避免日本產品制造的信譽喪失進一步擴大。
報道指出,在機構投資者之間,作為有潛力的投資對象,選擇重視社會責任、環境和公司治理的企業的“ESG投資”已成為潮流。如果失去信賴,吸引投資將日趨困難。今后,如何構建避免違規行為的品質保證和檢測的自動化系統,將成為行業共同的課題。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