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女乱亚洲色图,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国产精品观看一区二区!,丰满人妻老熟妇伦人精品小川桃果

建筑垃圾重生記④
智能化流水線“點石成金” 讓建筑垃圾化身城市資源
2019-01-02 10:54:08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仲瑤卿

  編者按:建筑垃圾如何處理,一直是城市建設面臨的棘手問題。與此同時,快速、粗放的拆建模式,簡單、原始的處理方式,導致我國建筑垃圾總體資源化利用率不足10%,仍處于粗放的填埋和堆放階段。如何處理無處“安放”的建筑垃圾?如何破解建筑垃圾“圍城”的窘境?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勢在必行。

  為此,浙江在線特別推出《建筑垃圾重生記》系列報道,通過調查走訪了解我省垃圾資源化利用現狀,挖掘各地破解建筑垃圾“圍城”的經驗辦法、展示綠色企業探索循環經濟的創新之路。

  浙江在線5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仲瑤卿)大塊的混凝土磚塊在挖掘機的運輸下,被送入建筑垃圾處理設備入口,在轟鳴的作業聲中,混凝土經過打碎、分篩等工序,被分解為再生砂和不同粒徑的再生骨料。

  在現場,記者見識了建筑垃圾被“點石成金”的全過程,該處置點位于余杭區喬司街道勝稼村,隸屬于杭州嘉潤綠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騰”)。“建筑垃圾通常被稱為放錯地方的‘黃金資源’,這些再生材料既可用于生產各類再生建材,例如免燒磚、透水磚、行道磚等,也可直接‘反哺’到城市建設中。” 該公司董事長汪震彪向記者介紹道。

IMG_6522_副本.jpg

  喬司街道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現場

  破解建筑垃圾“圍城”之困 資源化利用勢在必行

  G20杭州峰會后,杭州城市國際化進程日益加快,新一輪城市環境的改造建設已經啟動,隨之而來的,是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各類建筑垃圾。與此同時,較為原始的拆遷方式和簡單地拆解方式,不僅降低了城市建筑垃圾“新陳代謝”的效率,也使城市面臨建筑垃圾“圍城”之困。

  余杭區從東、北、西三面環繞杭州中心城區,伴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該區建筑垃圾處置需求與處置能力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據余杭區城市管理局統計,該區2017年共處置建筑垃圾114.2萬噸,目前全區尚余建筑垃圾存量為203萬余噸,2018年、2019年每年將產生建筑垃圾300萬噸左右,可填埋方量只余9萬噸。

VCG41503377038.jpg

  簡單粗暴的拆遷方式大大降低了建筑垃圾的循環利用率

  為破解建筑垃圾”圍城”的瓶頸,緩解城市更新迭代帶來的環境壓力,余杭區于2017年7月通過與企業合作的形式,引入移動式處理設備,對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置利用。

  “簡單的填埋處理既影響周邊環境,也會對土地資源造成浪費,為從根本上解決建筑垃圾的處置問題,較為合理的方式便是對其進行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利用。” 余杭區城管局城市管理科科長許俊淵表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余杭區現有3個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作業場地,分別位于星橋街道南星村、喬司街道勝嫁村和未來科技城,目前日處理量可達4500噸。

  混凝土磚塊“變廢為寶” 化身資源“反哺”城市建設

  眼前不見塵土飛揚,耳畔沒有嘈雜的噪聲,位于喬司街道的建筑垃圾處置點現場井然有序、干凈整潔。

IMG_6540_副本.jpg

  杭州嘉潤綠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汪震彪現場介紹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過程

  汪震彪向記者介紹了建筑垃圾的資源化處理流程,房屋在拆除后,移動式建筑垃圾處理設配率先進駐場地,對建筑廢棄物進行初步資源化利用;成批成塊的建筑進行初碎、人工分選后,紅磚、價值較高的混凝土塊首先被篩選出來,其次剔出木料、衣物等輕物質;然后進入破碎設備進行二次破碎,此時生成的混合產品,經過傳送帶根據粒徑大小被分揀成四種再生骨料,等待進一步的資源化利用或直接作為原料出售。

  據了解,“綠騰”由杭州余杭供銷集團和杭州綠農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農”)合資成立,目前主要負責杭州市余杭區東區塊8個街道的建筑垃圾廢棄物的處理和資源和處置,自2017年7月投入運行至今,已收納建筑垃圾30余萬噸,處理建筑廢棄物15萬余噸,再生產品創造經濟價值150余萬元。

  在現場,記者看到有工人正對再生骨料中的雜質進行挑揀,汪震彪表示:“固有簡單粗暴的拆遷方式,導致建筑垃圾中混雜著玻璃、瓷磚、木塊等物質,給后期分揀篩選和回收利用造成的困難,也影響了再生骨料的質量,目前正與‘綠農’共同籌劃打造拆遷示范點,推動源頭分類。”

  建立資源化利用產業園 提升再生建材附加值

  為進一步提升轄區內建筑垃圾的處置能力、提升建筑垃圾的資源化利用率,余杭區正與企業合作籌建西大門建筑垃圾處置項目(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產業園),并將其確定為2018年區級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西大門項目由區供銷聯社下設子公司‘綠騰’負責實施,項目占地面積約60畝,已于今年4月開始動工,預計6月底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該項目共計5條生產線,日處理建筑垃圾量為3000噸。” 許俊淵告訴記者。

123.jpg

  用再生砂制作的免燒磚

  在前期采訪中,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詹良通教授曾表示,用經濟杠桿撬動產業布局,讓產業上下游企業都有利潤,才能使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良性發展。

  據記者了解,西大門項目中不僅包括了建筑廢棄物分類破碎、資源化利用到末端的全過程,同時還將通過廢棄混凝土和混合廢棄物制作出高性能的預拌混凝土、干粉砂漿、水穩層用材、再生墻材等再生產品。

  “‘綠農’擁有豐富的建筑垃圾處理實踐經驗,2016年開始便與浙江大學合作,并得到比利時魯汶大學的技術支持,著重對建筑渣土、泥漿的末端處置技術做深入研究。在再生建材深度利用方面將為我們提供支撐,實現技術資源共享。”汪鎮彪表示,接下來將通過提升源頭分類、提高骨料質量、改善配方等辦法可進一步提升再生產品的附加值,由此建立建筑垃圾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實現建筑垃圾資源處置產業化。


責任編輯: 仲瑤卿

共同參與   維護家園

分享到: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環保新聞網"或電頭為"浙江環保新聞網"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環保新聞網",并保留"浙江環保新聞網"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

  •  "水韻江南 兩美浙江”——2017浙江“最美家鄉河”推選

    "水韻江南 兩美浙江”——2017浙江“最美家鄉河”推選

  •  中央環保督察即時報

    中央環保督察即時報

  • 1
  • 2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