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區和孚鎮新荻村舞龍隊近日通過一系列活動,讓村民們在欣賞表演的同時不斷鞏固垃圾分類知識。
據了解,該村成立了多支生活垃圾分類宣講隊。其中,舞龍隊將村里老年人作為重點宣傳對象,深入點位、街面,向來往村民尤其是老年人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白天,宣講隊隊員們穿著馬甲、戴上袖套,督導村民垃圾分類、整理垃圾桶﹔傍晚,宣講隊隊員們聚在一起,將舞龍傳統文化與垃圾分類新風尚結合在一起。
垃圾分類,一頭系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今年以來,和孚鎮通過“微改造、精提升”,把垃圾分類作為與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的重點工作來抓,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推動群眾習慣養成。
搶抓機遇,和孚鎮把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循序漸進推廣開來。農村垃圾分類搞得好不好,直接關系到村容村貌的改善和農民生活品質的提升。當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開展,和孚鎮積極推行垃圾分類工作,聘請環衛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垃圾分類回收。同時建立全民參與的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機制,定期培訓各村志愿者垃圾分類知識。在硬件設施和軟實力兩方面樹立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
“我們充分利用人大代表來自群眾和各個領域的優勢,在全鎮范圍內開展一系列宣傳、服務工作,鼓勵和倡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鎮人大主席楊建中表示,下一步,該鎮將持續做深做實生態文明建設,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活動,讓村民們樹牢垃圾分類意識。
加強引導,和孚鎮充分調動村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村民養成自覺分類的意識習慣。村民是農村生產生活的主體,也是村垃圾分類必須依靠的主體力量。和孚鎮通過加強垃圾分類日常監管,推行“積分制” 活動、開展清潔家庭評選、召開村小組會議、使用村村通廣播、志愿者服務隊上門宣傳等多種方式培養村民垃圾分類的好習慣,使農村“顏值”越來越高、讓生活越過越舒坦。
和孚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各項工作,奮力共筑碧水藍天生態夢,讓和孚的水更清、天更藍、環境更優美。
凡注有"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浙江在線",并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新聞熱線:0571-85310331 網站電話:0571-85361818 網站總監:龐世豪
服務百姓、貼近政府、打造權威媒體。